路桥打造家门口“朝夕服务圈”

2025-03-31 09:44:27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王恩兴

路桥:青年入乡干得欢

3月25日,走在路桥区横街镇云湖村未来农场一期的大棚里,村党总支书记陈玲初指着二期效果图说:“二期建设完成后,可以为青年人才提供农业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实习就业、创业孵化、共享办公等一站式服务。”

依托路桥区“十校百团助千村”活动,在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主导的“乡村运营团”支持下,横街镇盘活云湖村70亩闲置地块,打造集农耕科普研学、乡土产业孵化、联村共富网络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建设青年入乡实践站点,通过“项目开发盈利+资源出租收益+营销运作分红”等方式吸引青年入乡筑梦。

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机遇。路桥区以省级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培育试点储备对象为契机,实施“入乡筑梦”青年引育行动,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培养模式,引导优秀青年人才入乡创业、回村任职。

重塑培育体系,产教融合“破界”发展

“家人们看,这些田里用的都是我们自家的有机肥。”金清镇高升村的农田里,工人正忙着浇水、施肥。台州市高升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丹彬举着手机直播,介绍绿色种植。

90后周丹彬,是土生土长的路桥人,也是个“新农人”。2021年大学毕业后,她回乡创业,投入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作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投身农业对于周丹彬来说并不容易。邀请参加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提供政策补助、帮忙邀请专家团队到现场指导……在镇里和部门的助力下,她的创业之路轻松了不少。如今,高升村已承接多次研学团,村里人气越来越旺。

路桥区聚焦主导特色产业,健全“区级乡村振兴学院+镇级田间学校+村级共富工坊”三级联动培育机制,遴选专家组成服务团,以枇杷学校、专家工作室等为依托,加快构建“‘浙农英才’+头雁+农创客+新农人”的人才矩阵,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头雁”23人、“农创客”150人,认定农业农村“十路人才”2515人。

优化培育生态,青春梦想“破茧”振翅

国省赛连摘2金,拿下2024年“浙派好礼”特产生活板块金奖和2024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这两年,“新农人”章峰推出的市面首款姜汤速食面,赢得了不少荣誉。

从零起步,姜汤速食面如何在路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减轻章峰创业负担,路桥区邀请其入驻区级乡村创业创富平台——农创客孵化园。该孵化园是依托农机创业创新产业园所打造,为农创客提供办公、培训、研讨等孵化场地。在此基础上,路桥还将姜汤速食面免费上架共富工坊做全面推广,帮助拓宽产品销路。

路桥区还推出了“‘乐创路桥 青启未来’青年创业大赛”,各专题赛优胜者有机会获得最高50万元的房票大奖和名师一对一辅导、创业空间免租等多项福利。

此外,路桥区相关部门和路桥农商银行合作发布青年入乡创业“助跑计划”,三年单列10亿元信贷资金,用创新性的金融产品,让归乡青年的创业走得更稳更快。

迭代培育平台,城乡青年“破圈”出彩

寒假期间,在浙江农林大学就读的小林来到新桥镇金良社区,通过一天时间体验“新农潮艺匠”这个职业,他对乡村的生活方式有了新的理解,也产生了毕业后返乡创业的想法。

在新桥镇“田埂青年”实践服务站点,带领青年更好地了解数字农业成为主理人周斌的工作之一。去年以来,该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依托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省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累计开发绿化养护、智慧农业等实践岗位12个,带动周边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增收超300万元。

“我们还向青年大学生发布共富合伙人招募令,邀请社会各界创业能人入驻乡村经营业态。”路桥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整合资源,路桥区打造58个青创工坊、266个自然工位,并将乡创平台迭代升级为16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通过“1+N”青创平台体系进一步提供技术、管理等一站式服务。

与此同时,路桥区还结合特色商贸出台方案,发展乡村文创等新业态,开展返乡青年入乡“一日十业百岗”活动,近2年引进56个青年农创项目,举办61场青年集市,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与路桥乡村“双向奔赴”。


编辑:颜琪 责任编辑:王娅倩 审核:郑思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