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文艺轻骑兵”赋能城乡文化共富

2025-03-31 09:41:43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颜静

温岭:“文艺轻骑兵”赋能城乡文化共富

3月26日下午,温岭市新河镇雅雀村文化礼堂人头攒动,喝彩不断。一场以“送文化、惠民生、聚民心”为主题的镇级“文艺轻骑兵”专场巡回演出,将越剧折子戏、反诈快板、排舞等10余个节目“打包”送至村民家门口。

“节目是我们提前点单的,演出持续一个多小时,一看就是用心准备的,看得很过瘾。”村民李秀兰连连称赞。

这是温岭市“文艺轻骑兵”体系扎根基层、激活乡村文化内生动力的生动实践。自2024年浙江省选派文化特派员以来,台州市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着手部署“文艺轻骑兵”工作,温岭市以“队伍组建、机制创新、清单作战”三大抓手,构建起覆盖全域、扎根基层的文艺服务体系,共建成镇级“文艺轻骑兵”队伍16支,展演节目库优选节目超400个。

“文艺轻骑兵”,正成为温岭城乡精神共富的“燎原之火”。

优中选优配备骑兵队伍

温岭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戴曦敏介绍,“文艺轻骑兵”是一支轻装简从的文化骑兵,他们扎根基层,用“小快灵”服务打通优质文化惠民末梢,是文化特派员重点培育的文艺人才队伍。温岭文艺基础扎实,氛围浓厚,能人辈出,为“文艺轻骑兵”队伍的组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这支队伍不求人多,但得有情、有闲、有才、有能,可以灵活快速地让优质文化直达基层;他们不局限于大舞台,也可以在大树下、公园里,为群众送去喜闻乐见的表演。”戴曦敏说,在温岭,“文艺轻骑兵”既可以是非遗传承者、美育工作者,也可以是方言小品的创作者、红色精神的传播者。

为此,该市优中选优,构建“一团三队”队伍,通过分层协作、优势互补,实现专业资源与基层需求的精准对接。

“一团”是文化发展智囊团,由台州市知名专家工作站、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及温岭市文化发展顾问团组成。“三队”分别为整合文化特派员、温岭市级宣传文化系统骨干的市级队伍,依托文化员、综合文化站、镇级文艺协会的镇级队伍,以及由民营剧团、艺术培训机构及文艺志愿者队伍构成的民间队伍。

目前,该市已实现镇(街道)“文艺轻骑兵”队伍全覆盖,平均每支队伍核心成员20名左右,招牌节目25个。2024年,共开展演出300余场次,依托“乡村艺(体)校”文体惠民工程培训文艺骨干700期,孵化乡村文化人才200余名。

清单作战播撒文艺种子

3月22日,2025年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活动在城南镇后岭村举行,线下接待3万余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超30万人次。当晚,温岭市镇两级“文艺轻骑兵”队伍自编自导自演的非遗表演《大奏鼓》《稻草龙》《天皇花鼓》等节目轮番上演,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以前我是坐在台下鼓掌的观众,没想到如今能在这么大的舞台上表演,特别自豪。”钟伟玲是《天皇花鼓》节目参演者,过去四年,她借助“乡村艺校”惠民工程学习提升舞蹈技能,积极参与培训、创作及展演活动积累考核积分,被择优推荐成为泽国镇“文艺轻骑兵”队伍中的一员,实现从初学者到文艺骨干的蜕变。

这是温岭市以“培训、创作、服务”三张清单播撒文艺种子的缩影。近年来,该市依托“乡村艺(体)校”惠民工程,建立文艺人才培训清单,打通从“骑兵预备役”到“文艺轻骑兵”的转化路径。        

此外,该市围绕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大主题,建立文艺创作题材清单,创编群众性文艺节目,汇编展演节目库。同时,以展演为媒,打造基层文艺服务清单,文化特派员带领“文艺轻骑兵”队伍积极参与温岭全市农村文化礼堂艺术大赛、文化艺术季暨名家展演、“乡村艺校”会演、“我们的村晚”展演等活动。

机制引领推动正向循环

“袖子甩出去的时候,舞蹈律动不能丢……”3月30日,新河镇综合文化站的排练室里,镇级“文艺轻骑兵”副队长金永坚正领着队员们排练舞蹈节目《绿水青山》。这支平均年龄26岁的队伍,正尝试用“国风”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文化礼堂。

金永坚自加入“文艺轻骑兵”队伍以来,已累计打造“古樟音乐会”“戏曲+巡演”等特色品牌,开展巡演30余场次。同时,首创“联盟+平台”协作体系,建立文艺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文艺资源效能最大化。

这离不开正向的机制引领。去年以来,温岭市立足于新时代文化惠民使命,积极建设组织有保障、扶持有政策、创作有团队、展演有阵地、传播有平台的全市“五优享”工作体系,按照“五个一”工作任务,即“一镇一支队、一队一台戏、一村一巡演、一县一展演、一队一政策”,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样本,并建立健全保障、管理、激励“三大机制”。

一方面,整合文艺补助资金,共梳理了6项文艺政策,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工作交流、活动展示,保障队伍培育壮大。另一方面,开展精细化管理,组建村歌、村晚、村舞、小品小戏等多个门类小组,探索积分制管理模式。

此外,该市还积极发挥“文艺轻骑兵”人员精、专业强、机动性高的特点,直下基层开展活动,通过团队比拼、活动奖补、作品奖励,激活基层文艺“一池春水”。


编辑:颜琪 责任编辑:王娅倩 审核:郑思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