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和亲堂:李氏往事

2025-03-25 14:51:12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陈晨光 文/摄

康乐和亲堂:李氏往事

 

康乐和亲堂的避火墙飞檐就像一对竖起的拇指,相互之间夸着“兄弟好”。

 

牛腿

 

花窗

 

李氏宅院

仙居田市镇李宅村,是仙居李氏大族聚居地,据村民保存的《乐安赤石李氏宗谱》记载,宋高宗建炎之初,李朴带领家人从温州永嘉县苍坡村避乱至此,是为李氏先祖,从此繁衍生息开枝散叶。李朴,号盘谷,故李宅村又称盘谷村。

2010年9月的李宅村,李氏大、小宗祠前面的池塘,还保持着原始状态,宗祠前面的石头凳上,几个老人在树荫下乘凉。村里荡漾着浓浓的乡情和古意。

李宅村的古建筑群,以李氏大宗祠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开来,它的西南、西北方是古建筑分布的主要区域,其中两个并列的“三透九明堂”宅院建筑呈“双喜”字形格局。这是村中李氏民宅体量最大的组合式建筑,合称为“康乐和亲堂”。

一次,当我再次来到李宅村时,刚巧遇到李宅村村委会原主任李川永,在他热心的介绍下,得知这两幢“双喜”字形格局的“三透九明堂”建筑,是清代道光年间李氏族人李钟侯四兄弟兴建的,李钟侯是大兄,他以一人之力建了东面的“和亲堂”,西面的“康乐堂”则是他们兄弟四人一起合力营造。在结构上,二堂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西面的“康乐堂”每户人家都在室内装有楼梯,相互之间不扰。东面的“和亲堂”因是长兄一人所有,只在中堂的左右穿堂上装有两个楼梯,上了楼以后,二楼回廊可以通往每一间居室。

站在“康乐堂”和“和亲堂”之间的通道上,举头向上方看,它们的避火墙飞檐就像一对竖起的拇指,相互之间夸着“兄弟好”,抽象却深有涵义。

李川永就住在和亲堂,他说,每当李氏子孙行新婚大礼时,前面的台门,一进合院的前、后堂门,二进合院的正堂前门齐开,红地毯从台门外开始铺设,一直铺到第二进正堂。一对新人共同在正堂里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最后对拜,所以古人又称新婚仪式为“拜堂”。

据介绍,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入境,西面的“康乐堂”被战火烧掉七间房子,东面的“和亲堂”则被烧得只剩下七间房子。李钟侯兄弟的后代历经多年努力,才完成复建。2016年前后,因其中居民用火不当,“康乐堂”第一进中堂和右厢房不慎又遭火灾,最后经政府拨款才得以重新修复。

“康乐堂”“和亲堂”合成“双喜”字建筑群,台门布局规整,用料考究,牛腿、花窗、木门等构件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仙居花灯在牛腿构件中的运用,体现出独有的地方特色。

行走在李宅村,可以见到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除了“康乐堂”“和亲堂”民宅,还有“和乐堂”“下宅新屋民居”等民宅。同时,李氏小宗祠、李氏大宗祠、摩崖牌坊、都宪公祠、聚奎亭等都被列为保护单位。

一个小小的村子,同时有多种门类的建筑单位进入到县级文物保护的行列,这种现象在台州境内是罕见的,它不仅反映了李宅村杰出的建筑艺术成就,也反映了李宅村村民保护传统文化的热情与执着,令人敬佩。 


编辑:颜琪 责任编辑:褚淑华 审核:郑思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