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慧养老”“居家养老”等逐渐占据主流,成为这波银发浪潮中的关键词。台州推行的“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模式,无论是对老年家庭的适老化、智能化改造,或是“互联网+医养照护”的融合升级,又或是“虚拟养老院”提供的即时关爱,都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可及、可感的高品质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筑起的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高品质康养联合体的落成,构建起“15分钟康养服务养老圈”,越来越多的老年食堂、老年公寓、农村幸福院的建立,不仅让设施跟着老人走,也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老年人甚至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上门助餐、医护、陪伴等多元服务。
从“坐等服务”到“主动上门”,是社区居家养老升级的关键。比如,大多数老年人玩不转新产品、新技术,使用智能设备也不太熟练,往往对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的定制服务不太买单。当技术的便利无法转变为生活的便利,在智慧养老的应用场景与老年人的现实需求之间,普遍存在着急需跨越的“数字鸿沟”。
因此,释放技术的温情,在技术层面上做“减法”,在服务层面上做“加法”,让智慧“养老”转变为智慧“享老”,才是居家养老扩面、提质、增效的题中之义。
一方面,要将“适老化”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破除技术层面的障碍,让老年群体充分享有智慧生活的“红利”。比如在智能设备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多采用一键化的操作模式,删繁从简。此外,要将平台应用与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实际场景相接轨,将平台上所收集的数据信息及时反馈到用户所在的居民点,实现信息的网格化、物联化管理,才能更加及时有效地解决老年人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提供服务上要更加精准化,应对老年群体的所忧所盼,让服务更具温度、更接地气。智慧养老,需要社区、街道与专门的服务机构形成合力,将指尖上、屏幕里的服务移至人们的生活空间,让享有人性化的服务成为老年人生活的常态。
如今,在台州已基本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物业+养老”“互联网+养老”“智能社区”等各种智慧养老模式纷纷出台,成为多元养老服务的有益探索。如三门县为破解农村养老资源有限、养老成本偏高等问题,创新“虚拟养老院”居家养老模式,将家政服务、健康监测、应急救援等延伸到老人家中。
承托起更多老人的晚年幸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已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景。智慧养老更应以人为本,以服务为要,避免“智慧不养老,养老不智慧”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