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筒,包的是台州人的刚柔并济

2024-06-19 10:46:24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王琛琪 文/图

这一筒,包的是台州人的刚柔并济

一张大长桌上,琳琅满目的菜肴依次排开,中间放一大盘饼皮。用饼皮包裹住丰盛的菜肴,卷成圆筒状,就是台州人爱吃的食饼筒。

因为“万物皆可包”,台州人的食饼筒总是花样百出,去不同人家吃到的味道,也是各有千秋。

包住的不只是佳肴

食饼筒这种食物,台州各地都有,只是叫法不一。椒江、路桥、仙居叫它“食饼筒”;临海更多地称之为“麦油脂”;三门叫“麦焦”;玉环叫“锡饼”,因所摊饼皮薄如锡纸而得名;天台则称之为“饺饼筒”。

手抓一团胖乎乎的面糊,摊在铁锅或者铁盘上,用手掌轻轻刮抹成圆形,三两下就糊出一张半透明的柔软饼皮。

食用时,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取一张饼皮摊开,将卤肉、炒鸡蛋、炒面、虾仁、绿豆芽、蒜苗、韭菜、豆腐干、洋葱、黄鳝丝等一众菜肴,每样取适量,在饼皮上码成长条,卷成圆筒状。双手握紧食饼筒,一口下去,肉的浓厚、蔬菜的爽口、海鲜的鲜甜,夹杂着饼皮的麦香,在口腔里肆意交汇,让人大快朵颐。

“我们椒江这一带,跟其他地区不太一样,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吃食饼筒,粽子反而是过年吃的。”家住椒江的叶女士告诉记者,食饼筒她从小到大吃了几十年,又做了几十年。如今,对叶女士来说,准备一桌食饼宴,是手到擒来的事。

食饼筒里包啥?各家有各家的喜好,椒江人秉持着“万物皆可包”的原则,喜欢的食材都可以往食饼筒里面包,只要把食物炒熟不带汤就行。

饼皮决定成败

“食饼筒的成败,往往由饼皮来决定。手生的人做出来的面皮又厚又硬,主要是没有掌握技巧。”前几年,叶女士都是“只炒菜不做皮”,只负责炒一大桌美味的菜肴,至于食饼皮,都是“偷懒”直接从菜市场购买。

做食饼皮,讲究的是细节,技巧往往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把小麦粉加水调成粉浆,不停搅动,使面浆有强大的韧性,最后能使筷子插在浆中而不倒即可。”叶女士介绍,摊饼皮时,先把平底锅烧得滚烫,抹一层油,再抓取一团粉浆到锅中,用手掌抹出一块完整的圆形饼皮,正反两面都烙一烙,便大功告成了。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叶女士开玩笑说,“不熟练的人做食饼皮很容易翻车,如果动手欲望没那么强烈,建议还是买现成的。”

食饼筒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两种说法。

一是和戚继光有关。说戚继光抗倭时期,台州人家家户户都做了菜肴犒劳大军。但是这么多菜,怎么送去军营是个难题,于是发明了食饼筒,直接把饼皮包上菜肴,送去给士兵们吃。

还有一种说法和济公有关。说是济公和尚看见人家吃剩下不少菜,觉得浪费了可惜,就把剩菜包入面饼,留着下一顿吃。

俘获了无数人的胃

不同地区,吃食饼筒的时机也不同。

“临海是在过年前后吃食饼筒,我们平时称呼食饼筒为麦油脂。”家在临海的谢女士说。

在天台,饺饼筒则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会吃的美食。

“天台的饺饼筒被评为省级非遗,天台饺饼筒的制作技艺非常久远,工序也十分考究。”天台“御清斋”店是一家百年老店,从家门口的小作坊开始,到现在在美国开分店,“御清斋”店一直经营天台传统美食。店长范女士告诉记者,十几年前,饺饼筒是天台当地一种十分精细的食物,“过年、祭祖、‘七月半’等特殊场合,天台人的餐桌上都少不了饺饼筒。”

“我记得,十几年前饺饼筒就要卖20元一筒了,足以见得当年的饺饼筒价格昂贵。不过十几年后的现在,店里的饺饼筒依然是20元一筒,现在来看价格就比较亲民了。”范店长说。

值得一提的是,范店长说,天台饺饼筒走出了国门,收获了“歪果仁”的喜爱。“我们在美国开了分店,店里也有卖天台饺饼筒,吃过的美国人,评价都说味道很不错。”

范店长说,有一次,一个美国人来到台州,还专门到天台总店“打卡”。“他连着吃了三天,说天台饺饼筒的味道非常好。他把麦饼形容成‘中国披萨’,至于天台饺饼筒,他觉得很难形容,‘反正味道好吃’。”

工序十分精细

范店长介绍,与椒江的食饼筒不同,天台饺饼筒包裹食材一定是“依次有序”的。“例如,先放肥膘,肥膘上放猪肝,再放鸡蛋糕(纯鸡蛋蒸熟后的糕),鸡蛋糕上放肉圆糕,然后依次放粉丝、莴苣、香菇干等。”

范店长强调,天台饺饼筒的馅料十分讲究,一般都是鸡蛋糕、肉圆糕、猪肝、笋丝、红萝卜丝、香菇干、豆干、粉丝等十几种固定食材。“因为食材摆放讲究顺序,所以天台饺饼筒切开以后,一眼能看到里面的食材排列是非常有序的,不是胡乱夹些菜包裹起来的。”

“天台饺饼筒的饼皮也与其他地区不一样,据我所知,椒江的食饼皮偏硬,带有韧劲儿,但是天台饺饼筒的皮是柔软的,用手将水一样的粉糊成非常柔软的面糊。”范店长说,天台饺饼筒的饼皮口感偏软,外表则是薄得透明。“并且,饺饼筒一定得煎,煎得四面金黄才好吃。”

一家人围桌而“卷”

吃食饼筒,吃的是热闹,图的是团聚。只有人聚齐了,一家人热热闹闹围坐一桌,屋里挤得满满当当,大的呼儿唤女,小的追逐打闹,才是吃食饼筒的好日子。气氛热烈,这或许才是吃食饼筒的精髓所在。

一个食饼筒里包进诸般菜肴,也包进了喜庆气氛。

赴一场食饼宴时,怎么才能表现得像个本地人呢?有讲究的。

饼皮摊开,放好菜肴后,用双手扯起饼皮一端,将菜肴席卷起来,顺势一滚。这个过程用的力道十分讲究,力道小了便包不紧,力道大了又容易扯坏饼皮。

地道的黄岩人,在包食饼筒时,会在两侧封一个口子,又留一个口子。留出来的口子,是用来浇卤肉汤的,有了汤汁的滋润,入口更加丝滑。

说起来,食饼筒真的是一种很神奇的食物。薄薄的饼皮,包上各类食材,每一种组合都会有不同的惊喜。一口咬下去,各种食材在齿间交织,不知不觉,一个食饼筒就下肚了。


编辑:颜琪 责任编辑:张凯翔 审核:郑思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