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不停歇,台州援疆教师带领课题研究团队取得了新进展 | |
2022-10-09 18:44:41 来源: | |
|
![]() 国庆小长假已接近尾声,而在假期期间,台州援疆教师李金明并没有闲着,他带领着第一师阿拉尔市职业技术学校的结对徒弟莫尔登和孙元明深入优化智慧课堂评价系统,推进该评价系统在中职汽修实训教学中应用的课题研究。 根据前期制定的智慧课堂教学流程,李金明同徒弟们探讨了应当采取何种评价方式以及具体针对哪些内容进行评价。 “评价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要使评价取得成效是不容易的,因此评价方式和具体内容就显得尤为关键,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的评价体系要适合学生技能提升和自身成长,那么就要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关注全过程,形成综合评价。”李金明说。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三位教师最终确定智慧课堂评价系统的构建主要围绕“两主体、三方式、三阶段”,两主体指的是学习者(学生)和促进者(教师);三方式指的是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三阶段指的是课前、课中、课后。 确定评价框架后,李金明和徒弟们开始着手细化评价内容及所占比例。 课题主持人莫尔登表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检验教学的实施效果,因此评价需要综合考虑,过程性学习评价要包括学生课前预习成绩、课堂理论成绩、课堂技能成绩、课后拓展成绩四项指标。 莫尔登所说的课前预习成绩指的是微课学习时长、测试得分;理论成绩指的是游戏活动得分、学习行为;技能成绩指的是自评、互评得分、师评得分;课后拓展成绩指的是观看课堂回放时长、作业得分。根据此前应用的教学方式,三位教师经过商讨一致认为,四项指标通过教学平台进行大数据记录和分析,并由教学平台自动按照1:1:2:1的比例导出形成课堂综合评价成绩。 据介绍,该成绩将按照课程标准获得相应的学分纳入期末成绩。 莫尔登说:“在师父的带领下,至此,我们设计的智慧课堂评价系统已经相对完善,只要再建立数据资源库就可以投入下阶段的课堂试验检验成果了,一来我们的课题研究得到了突破,再者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分析,提升教学实效,为一师职校的教育发展增添新动力。” |
杨能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