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食饼筒咯——传承百年的黄岩民俗

2022-06-01 10:25:58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吴世渊

应群艺正在自家摊位做面皮,一天下来,她得做上千张面皮。

端午节这天清晨,天蒙蒙亮,应群艺来到黄岩孔园附近的自家摊位前。她起开炉子,端出一个大铁盆,铁盆里盛满了小麦粉糊浆。

炉子上的平底锅,不一会儿就滚烫了。只见她用手从盆里摘出一个“粉糊球”来,贴在平底锅上,用手抹开,粉糊凝固成了一张均匀的薄面皮。

她将薄面皮掀起来,放到一边,接着重复刚才的步骤,做第二张。她手法娴熟,做一张的时间,用不了半分钟。

屁股还没坐热,有顾客上门了。“给我来十五张。”说话的是位老爷爷,他递上了二十元钱,“今天和老伴一起,给儿孙们做食饼筒吃。”

食饼筒,是用一张面皮包裹各种菜肴,卷成筒状的小吃,属于地道的台州美食。在端午当天,多数黄岩人家都会吃食饼筒过节。早年,食饼筒的面皮都是自家做的,现在,人们更愿意上街买。

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应群艺甚至没有了找钱的工夫。轮到买的顾客只好自己找零,提着面皮,心满意足地走了。

“这家做的面皮,嚼着很劲道,在黄岩是出了名的。”后面排队的人,闲着无事,讲起了“白搭”。

这话被应群艺听到了。她附和了一句:“我在这里做了21年的面皮,要再算上我奶奶、我姑姑,这摊位有50多年历史了。”

应群艺有着家传的独门手艺——她做完一张薄面皮后,正向放置,再做一张,反向叠放到第一张薄面皮上,两张薄面皮冷却后,就粘合成一张面皮。它吃起来厚实、有弹性,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鸳鸯饼”。

做面皮,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应群艺35岁开始学做面皮,起头时,手掌边沿常被烫得起泡。学了五六年,她的奶奶才肯让她“出师”。

临近中午,顾客渐渐少下来。应群艺有了短暂的休息时间,不过,下午来买的人会更多。一天下来,她得做上千张面皮。

住在黄岩东城街道的老张,从应群艺的摊位买了十多张面皮,忙赶回家,帮着妻子炒菜。

卤肉、豆腐干、土豆丝、豌豆炒虾仁、凉拌鱿鱼、炒猪肝……老张点了点已烧好的菜,还缺什么?“对了,洋葱炒黄鳝。”他哼着小曲儿,开火、爆炒,香味从厨房飘到了客厅。

作为底料的米面,是最后炒的,面里有包菜、虾干等食材,很能填饱肚子。

中午12点,所有的菜肴准备完毕。“开饭了!”老张、妻子、女儿女婿,以及做客的亲戚围上餐桌。一人拿一张面皮,摊在跟前,夹一大筷炒米面,均匀地摆成条状,再往上添喜爱的菜。添够了,用手小心翼翼地将面皮卷起来,底部封口,上端开口处淋些肉汤汁,一个完整的食饼筒,就做好了。

长辈们大多喝酒,小辈们都喝果汁。老张呡抿一口酒,吃一口食饼筒,各种食材的香味在嘴里弥漫开来。面皮、炒米面和菜肴充满口腔,这是食饼筒带来的特有的满足感。

“小时候,只有端午节的时候才能吃到食饼筒,所以,节日的前几天我就开始馋。”酒过三巡,老张开始忆苦思甜,“那会儿,菜色跟现在差不多,面皮是用大麦粉做的,比现在的更厚实。”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食饼筒不再是端午节专属,而变成了黄岩人招待客人的一道桌宴。过年过节、家庭聚会、有客人来,做一桌食饼筒,既好吃,又不失礼节。

“女婿第一天来我家做客,我们就做食饼筒给他尝。”老张的女婿是绍兴人,此前从未见过这种小吃,第一次包,还得坐在一旁的女儿帮忙。

过年时,老张在杭州定居的大哥回乡做客,返杭州时,带了几个食饼筒。在动车上,他忍不住吃了一个。坐在周围的人很好奇,问道:“这是什么?闻起来好香。”老张的大哥哈哈大笑,给周围人普及食饼筒知识。

食饼筒是台州一带特有的,它的吃法与食材,兼顾了依山傍海的地理特性。

同一种东西,在台州各地又有不同的叫法,“食饼筒”是黄椒路三地的称呼,临海人称之为“麦油脂”,天台人叫“饺饼”或“五虎擒羊”。

关于食饼筒的起源,一种说法是,当年戚继光在台州抗倭,百姓为了犒劳将士,用面皮包蔬菜,给士兵们送去,方便路上吃;另一种说法是济公和尚发明的,他将吃剩的菜,用面饼裹起来,好做下一顿饭,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有一种中华名小吃叫“济公卷饼”,和食饼筒无二。

当然,这些仅仅只是传说,缺乏确切的史料依据。

“根据《黄岩县志》的记载,明朝时就有食饼筒存在了。”黄岩区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卢云庆说,但它的来历,至今无从考证。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食饼筒在黄岩已存在数百年之久,以民间习俗的方式流传,经久不竭。2014年6月,食饼筒被列入黄岩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迎合人们的需要,许多饭店在端午节前后推出了‘食饼宴’,很受欢迎。”卢云庆说,“也希望这一名小吃能走出台州,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编辑:余彩虹 责任编辑:丁楚兰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