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数学课标变化,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让台州援疆教师“说给你听”“做给你看” | |
2022-05-19 20:28:55 来源:台州援疆 | |
|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数学核心素养?” “课程内容结构化下,怎样进行单元整体设计?” “教学情境设计与问题引出怎样更有效?” …… 5月17日,在第一师九团中学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学习释疑交流会上,该校教师提出了很多疑惑,台州援疆教师吴军华则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 “新课程方案要求我们一线教师改革教学过程和方法,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吴军华认为,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培养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需要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探索与素养目标和内容结构化相匹配的、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 为让九团中学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理解,吴军华还就如何在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上了一节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的示范课。 吴军华将本课的知识能力层次定位为: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深化对平均数认识;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课上,吴军华先围绕同学们常见的“哪队水平高?”问题创设情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渗透了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同时,他积极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条件,在“该用几来代表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的争论中,自然导出“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得出“合并均分”的方法,感悟“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理解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 在第二环节中,吴军华以“动态演示和静态计算”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比较和分析,得出平均数的特征。最后,吴军华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平均数”所蕴涵的丰富意义,掌握实践应用能力中。整堂课中,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由具体到抽象,由粗浅到深入,多纬度构建起了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 本次交流活动旨在推动九团中学小学数学教师关注、学习、研究新方案新课标。课后交流时,九团中学小学数学教研员张静评价道:“吴老师精准把握了核心素养在第二学段(3-4年级)的具体目标,在课上基于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的理解水平以及存在的困惑,采用多样性的策略与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合作交流,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深度理解所学内容,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为大家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示范。” ![]() 吴军华的徒弟杨达娟说 :“师父帮助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掀开了新课程新课标那层神秘的面纱,我从这次交流会上学到很多,接下来我将深入学习数学新课标,把握好课标变化,掌握相关内容的学科本质,有效进行教学实践,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