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历史人物王珽逝世百年祭

2024-12-06 11:09:35  来源:中国台州网   作者:王天骏

图1:王珽青年照

王珽(1886—1926),字叔晋,黄岩宁溪王氏第三十世孙。王珽于光绪十一年(1886年)生于福建福安,当时父亲王士骏在福安任知县,王珽的母亲杜氏是王士骏的侧室(妾),王珽是王士骏的第三子,杜氏的长子,王琎的长兄。王珽1909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译学馆,被清朝政府授予举人资格和内阁中书衔。

1909年王珽再入读京师大学堂(1912年更名北京大学)商科,1912年毕业,为北京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

图2:1912年,北京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合影(照片模糊难以辨认)

1913年王珽通过英国庚款留学考试,由民国教育部官派留学英国,1915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商科学士。1917年夏回国。王珽曾于1917年和1918年先后被北京法政大学和湖北明德大学商科聘为教授,两次均因健康原因中途辞职,后长期在家养病,1926年在黄岩双桂巷家中英年早逝,享年41岁。

王珽有二子二女,长子王克印,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长期从事铁路管理工作,去世前生活在内蒙古包头。长女王帼英,去世前一直生活在黄岩双桂巷,次子王克家早年夭折,次女王以宁五十年代去台湾,已去世。王珽的第三代如今散居黄岩和全国各地。

王珽去世后,王珽的姐夫周济(周慕韩,书法家)和弟弟王琎合写悼词,亲人们在悼词中回顾了王珽的成长过程:

王珽从小聪敏早熟,像个小大人,终日读书不倦,深得父亲王士骏喜爱。王珽13岁就熟读经书,《十三经》、《史记》、《汉书》、国语、国策、庄子文选大都能够背诵,凡是听过他背诵的人都为他出色的记忆力所惊叹,在父亲王士骏影响下,王珽对训诂和宋明理学也都曾潜心研究。

1904年王珽考入京师大学堂译学馆,1992年出版的《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中有当年入学考试的记录和在校学生考核的说明。以王珽考入的1904级为例,全国报名的考生有一千多人。经过两轮考试,并由朝廷学务大臣亲自面试,最后取120人,近于十里挑一。王珽1904年进译学馆,1909年毕业,整整读了五年,入学时的120人到毕业只剩下了62人,淘汰率为 50%,若按报考时的1200人计算,成材率只有 5%。

在1909年11月29日发布的《译学馆乙级(1904级)》毕业等第清单上,1904级的全部62名毕业生中有14名被评为优等生,王珽以平均分数80.74分,位列优等生的第五名。同一文件中还宣布包括王珽在内的十四名优等生“均给举人出身”,以“内阁中书”补用。

王琎在日记中提到,每年清明祭祖,黄岩宁溪王氏小宗祠堂前,都会升起取得功名的王氏子孙的旗帜,其中就包括王士骏的拔贡旗和王珽的举人旗。

图3:1904级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毕业等第名单

王珽的亲人们在悼词中追叙了王珽在1913年至1917年留学英国生平故事:1913年王珽与同为京师大学堂毕业的黄岩世交同乡王敬礼(王枚伯之子)同入世界一流的伯明翰大学商科,一年后就取得了学士学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飞机日夜轰炸英伦三岛时,王珽充耳不闻,心无旁骛,专心读书,连当地的英国友人都为之惊叹;每每课余时,王珽都会作为志愿者,投入各种帮助在英国华侨、战时华工维护权宜的社会活动。

王珽是一位关心时事,满腔家国情怀的海外学子。 1915年,日本以《二十一条》逼迫中国政府签字时,王珽从英国写信给正在美国留学的王琎,谈到若中日战事爆发,约王琎一道回国共赴国难。

下图是《王琎日记》中王琎的手迹,这段日记写的是:“……接叔晋兄(即王珽)自英国寄来函一。言若中日战事一发,当首途归国,并约余同行,即作书答之……”

图4:1915年4月13日王琎日记手迹。记载收到王珽英国来信,信中记载,王珽闻讯日本用“二十一条”威逼中国政府签字,写信王琎,相约一旦中日战争爆发,兄弟俩第一批回国,共赴国难。

图5:王琎日记手迹:“叔晋兄(王珽)自英国致函,言若中日战事一发,即当首途归国,并约余同行,即作书答之。”

王珽出国前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他在留学期间常站在儒家道德文化的立场,对资本主义经济学及功利主义思想持保留态度;另一方面王珽也站在维护经济落后的中国自身利益的立场,并不认同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为代表的英国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1917年,王珽在留英中国学生团体主办的《太平洋》杂志的第一卷第一号发表文章《富兰利斯传》,专门介绍一位站在英国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对立面的德意志学者李斯特(即富兰利斯)。李斯特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国家主导的工业化,贸易保护主义。在王珽看来,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在经济上真正应该学习的不是经济发达的英国模式,而是要向当时还处于落后地位的德国模式学习。

图6:1917年,王珽发表在《太平洋》杂志上的文章,介绍著名德国学者李斯特(1)。

图7:1917年王珽发表在《太平洋》杂志上的文章,介绍著名德国学者李斯特(2)。

图8:1917年,王珽在《太平洋》杂志上的文章,介绍著名德国学者李斯特(3)。

李斯特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思想当时为主流的英国自由经济主义学者所嗤笑,也不为德国民族的同胞所理解,悲愤交加,李斯特于1846年自杀。李斯特死后,德国民族逐渐认识到李斯特的先知先觉,在采纳了李斯特思想之后,德国民族仅仅用了半个世纪,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李斯特当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思想对后进国家有着显而易见的参照意义。

王珽对李斯特的人生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他在文章的结尾写道:“赞曰,屈原自沉于江,良有以也,江流有声,至今犹鸣不平。利斯(李斯特)为说莫能听,犹吾三闾大夫也。愤而死,国人感其义,至今为强国,呜呼,死也而亦有幸有不幸矣。”王珽把李斯特比着古代中国的屈原,也是在抒发他自己的家国情怀!

王珽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学子,他只身海外,远离亲人,长期处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郁郁寡欢。他多愁善感,既忧国势之不振,又悲家境之困苦,雪上加霜的是,王珽的两位同赴英国留学的好友张辉曾、钱天任先后在校园离世,他奔走营葬,悲痛万分,精神上也受到严重刺激,此时的王珽,实际上已经埋下了后来发展成为抑郁症的病根。

王珽从小就是一个读书的种子,到了西方文明先进的英国,学的是商科,却又如饥似渴的吸收所能接触到的各种西方文明知识,四年时间里,他阅读了大量的西方科学、历史和文学作品,当时的英国处于战争时期,国内经济困难,许多家庭的各种珍贵书籍流落到旧书市场,低价求售,这成了爱书如命的王珽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省出自己的奖学金,想方设法,选购和收藏了大量他认为有价值的各种西方名著。

1917年,学成归来的王珽回到阔别四年的家乡黄岩海门,码头上的家乡人被王珽随身带回来的行李惊呆了,原来王珽的行李竟然是几十口清一色包铁角、十分沉重的箱子!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黄岩县城的大街小巷:双桂巷王士骏家的三儿子王珽留洋归来,带回来了万贯家产!家乡人很快就发现,王珽带回的这几十口箱子里装的并不是什么金银财宝,全部是各色精装、平装的西洋原文书籍……

王珽在英国留学的同窗好友中有许多现代中国名人,王珽去世时,李四光(曾任地质部部长)、王世杰(曾任民国政府外交部长)、王星拱(曾任武汉大学校长)、丁西林(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对外友协会长)、王敬礼(中央研究院首任财务主任、黄岩籍)等都曾发唁电。王珽死后葬在黄岩九峰山王士骏家族的墓园,该地段现属九峰公园范围。2019年秋,作者由王珽外孙蔡子绍陪同,拜偈了黄岩九峰公园内的王珽墓。   

王珽去世后,留下了他从英国收藏带回国的各种原版西文书籍,共计七百余种,其中包括大英百科全书、万国文学精华录、英国文豪大全、商业百科全书等国内少见的珍稀名贵书籍。1932年,王珽的弟弟王琎,以王珽的名义将这七百余种书籍全部捐赠给了上海中国科学社的明复图书馆。(明复图书馆五十年代改名为上海卢湾区图书馆,现已正式恢复为上海市明复图书馆。)

下面是最近发现的上海《社友》杂志于1932年和1933年的两篇关于王珽遗书捐赠的报道:

1)1932年11月10日号《社友》报道:标题为“王珽先生遗书捐赠本社”,文字内容如下:

王珽先生,本社(中国科学社)社长季梁先生之令兄。曾游学英伦,专研社会科学,博极群书,学问深邃。归国后任教授有年,未几积劳成疾,卒至不起。先生生平于衣食问题,忽不注意,布衣素食怡如也,独于图书册籍,好之綦篤,名贵典籍,必购置之,虽千金无惜也。在英伦时,曾收书籍甚多,皆为可贵之参考册籍。季梁先生恐其散佚而湮没也,特捐赠明復图书馆以供同好。该项书籍中有大英百科全书、万国文学精华录、英国文豪大全、商业百科全书等,共计七百余种。现正从事与目录制片。一俟整理就绪,即可公开阅读。

图9:1932年上海《社友》杂志关于王珽遗书捐赠的报道。

2)1933年4月18日号《社友》报道:标题为“王珽遗书编目已竣”,文字内容如下:

“王季梁(王琎)先生以乃兄王珽先生遗书捐赠明復图书馆,都七百余册。其中不少名贵之坟典。尤以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及宗教学等为多,足以补该馆之不足。现在该项书籍已分类编目,供众阅览矣。”

图10:1933年上海《社友》杂志关于王珽遗书编目工作已经完成的报道。


编辑:颜琪 责任编辑:王娅倩 审核:王根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