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山书院: 恰同学少年,赤胆忠诚为理想

2023-07-13 16:17:27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王佳丽

原址重建的丹邱讲寺

亭山小学旧址 徐古忆/摄

清同治十一年(1872),宁海知县王耀斌与县丞丁维庚会禀台州知府刘璈批准,将丹邱寺改设亭山书院。

书院的规模大致如此:“大堂三楹,两厢各五楹,大门三楹,左厢外别建正屋三楹,左边厢楼五楹。”并且,还拨寺田240石,由五庄合捐租谷200石充费。

光绪三十年(1904),书院移至杨氏宗祠,改名亭山学校。后来,又移至包氏宗祠,再移至城隍庙上庵。到了宣统元年(1909),学校改名为亭山高等小学堂,校址迁到杨家中街旧文武二衙署(今亭旁起义纪念馆址)。

至民国初年,亭山高等小学堂更名为亭山高等小学,杨家的松城初等小学并入。彼时,世界格局和中国社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于这个偏于一隅的小城和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来说,一切都还太遥远。不过,属于它们的光辉时刻,在十几年后开启,那是一段亭山高等小学师生和亭旁人民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是一段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为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精神丰碑。

风雨飘摇1928

1918年夏天,亭山高等小学首届学生在期待中迎来了毕业。第一批毕业生只有8人,但是人才济济,如包本定(包定)、叶信庄、邵全宪(邵宜民)等。他们后来在这片炽热的土地上点燃革命热情,成为亭旁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1928年农历除夕夜,几个有志青年聚集到了亭旁包炤光(包照光)的家中。在这里,他们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宣布中共亭旁区委和共青团亭旁区委成立,并确定包定任中共亭旁区委书记,任畴、叶信庄、任少野等任区委委员;邵茂藩担任共青团亭旁区委书记,梅其彬、包炤光等任区委委员。由此开始,亭旁的党团组织得到快速发展。

这一年3月,全区党员发展至320人,团员230人,多地成立了党支部。到5月,亭旁区的党团员已有700多人,在全县尤为突出。党团组织团结当地农会,农民武装针对地主绅豪的斗争取得了一次次成功。

革命的高潮发生在红色的五月。

5月20日晚,由包定等在谷仓岭头主持召开了起义预备会议,约250名武装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提前起义相关事宜,设立红军指挥部,推选包定为红军总指挥,还计划26日召集全区农民大会,于农历四月内发动起义等。

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像是按下了“快进键”。首先是突然爆发的“任家事件”,成了起义的触发点。

5月22日下午,原本准备在平粜会上镇压任家地主的计划被迫取消。当晚,区委召开了活动分子会议,决定次日继续行动。23日夜,180名武装农民在丹邱寺集中编队后,分四路向任家进发,实施捕杀反动豪绅的“除三害”行动。任禹玉、任升初、任友端皆闻风出逃,此时,愤怒的武装农民火烧任友端宅院,打响了亭旁起义第一枪。

到了24日上午,中共浙南特派员管容徳、中共宁海县委特派员杨毅卿和县委常委包定召开党团亭旁区委会议,讨论后续行动。25日上午,亭旁区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红军军队正式编组,包定被任命为亭旁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和红军总指挥。

25日夜晚,大雨磅礴,丹邱寺内人头攒动。来自周边各村的224名武装农民手持土枪、火药枪等武器,聚集于此,按营、连、队、组编队。

到了26日的凌晨,寂静的街巷传来一路高亢的歌声:“我们农工创造世界人类衣食住,不做工的资产阶级反把我们欺。起来!起来!同心协力巩固我团体,一切战争最后胜利都是我们的。”武装农民犹如猛虎般扑向亭旁街。敌人不战而逃,亭旁街顷刻变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亭旁建立了!

亭旁起义的枪声震惊了国民党当局,革命武装遭到了疯狂围剿。不久之后,亭旁起义就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围攻下失败了,包定、叶信庄等一批革命领导和骨干也遭到了国民党浙江省政府的密令严缉。其中,叶信庄于1928年12月被逮捕,囚于浙江陆军监狱,1930年8月被枪杀于狱中;包定于1929年3月31日被捕,1930年6月英勇就义。

英烈逝去,革命信仰永恒。

他们撒下的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

革命先烈出亭山

除了包定和叶信庄,参加亭旁起义的英烈中,不少都来自亭山小学。这批从亭山小学走出的师生,谱写了一曲曲敢为人先、一心为民,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动人赞歌。

和包定、叶信庄同一年小学毕业的邵宜民,次年考取了省立第六中学。1923年,省立第六中学毕业的邵宜民回到家乡,创办了湫山初级小学,以湫山初级小学校长为掩护,积极从事党的工作。

1927年,邵宜民参加“壁虎社”“穷人会”等秘密革命团体活动,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和鼓动。1928年5月24日,在亭旁区党团会议上,邵宜民担任运输部副部长,并参加了晚上的亭旁起义。起义失败后,邵宜民遭到通缉,在亲戚朋友的护送下,他辗转至杭州,考入测量学校念书学习,毕业后从事测量工作,于1940年因病去世。

亭旁镇包家村人包炤光,参加革命时只有十多岁。1925年,包炤光从亭山小学毕业后,到亭旁街桂林初级小学任教。以教书为掩护,包炤光参与组织“壁虎社”“穷人会”等革命团体。1927年,包家村率先成立农会,包炤光领导农会开展经济斗争。1928年1月,包炤光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亭旁区委委员,积极组织农民运动和亭旁起义。起义失败后,包炤光赴上海寻找党组织,取得了联系。1928年冬,他在奉调回乡开展工作之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转押于浙江陆军监狱。1929年底,他被折磨死于狱中,时年19岁。

比包炤光还要小一岁的邵茂藩,也是亭旁起义的重要成员。邵茂藩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从小在村塾读书,后入亭山小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27年,邵茂藩参加了“壁虎社”“穷人会”等革命团体。1928年春,邵茂藩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亭旁区委书记、亭旁起义指挥部总务部长。起义失败后,邵茂藩在赴宁海寻找党组织的途中被警察逮捕,后转押于浙江陆军监狱。1931年,因参与谋划越狱,计划泄露,邵茂藩遭到毒打致死,年仅20岁。

还有任畴,也毕业于亭山小学。任畴从小喜习拳棒,有“少年拳师”之称。1927年10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任中共亭旁区委书记。亭旁起义时,任亭旁区革命委员会军事部部长、红军副总指挥。在任家、陌更、虎陇头等重要战斗中指挥作战、重创敌军。起义失败后,任畴仍奔波各地坚持革命。1929年10月,他在绍兴进行革命活动时被捕,1930年2月在狱中被折磨致死。

此外,出身书香门第的鲍善,受到一批革命先驱的影响,立下“教育救国”的宏愿。1924年春,鲍善入亭山小学任教国文,1927年受聘于海游小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春,鲍善回亭山小学教书的同时,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运动,在亭旁起义中担任暴动组织的秘书。起义失败后,鲍善仍以教育为己任,曾在三门多个学校担任教师。

历史选择了亭旁,先烈铸就了功勋。这所偏僻的亭山小学,似乎拥有强大的能量,汇聚和培养了一批革命先烈。以包定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们,就像是黑夜里举着火把前行的勇士,毅然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担当,照亮那个黑暗时代的夜空。

红色精神永不改

亭旁起义前后,亭山小学成为革命活动的据点之一。当时,叶信庄担任校长,小学里8名教师中有5名是共产党员,白天他们从事教学工作,晚上就进行革命活动。亭山小学、桂林小学还积极排演新式“文明戏”,向农民揭露地主豪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起义失败后,学校曾遭解散,进步教师、学生被通缉。后来,杨士燮乡长兼任校长,以己资重建中座校舍,并开拓运动场,后座楼房则为捐资建造。1935年,徐宗沛、杨天元等借学校办暑假民众学校,招收高小学员39人、初小50多人,成为三门县第一所业余学校。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天台县委亭旁特区以亭山小学师生为基础,成立了“亭旁青年战斗服务团”和妇女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其后,小学为党输送了革命师生几十名,奔赴苏北、苏中、四明山等地参加抗日战争。

1938年8月,亭旁镇金鉴村人金良才(金光)受天台县委指派,回到亭旁,来到亭山小学教书。10月,中共亭旁特别支部建立,由金良才担任书记,委员为金贤益、梅茂苗。1939年3月,亭旁特区委员会成立,金良才任区委书记。金良才等地下党员发起组织了“战时亭旁青年服务团”,团部就设在亭山小学,以进行抗日宣传,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抗日热情。

1939年暑假,亭山小学还创办了读书会,有学员数十人,由开明士绅和进步分子以抗日时事、哲学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为教学内容,从中先后发展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20多人,共产党员十余人。此外,亭山小学的党组织还组织业余剧团和文艺演出队奔赴各地演出,在墙头书写标语,举办抗日漫画展览等,唤起民众团结一心齐抗战。

1940年,中共亭旁、海游、珠岙区委发动当地学校师生开办民众夜校和妇女识字班。亭山小学和桂林小学的师生,也组织了“晨呼队”,利用亭旁市日举行游行,高呼抗日口号,散发《反汪除奸宣言》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传单。

在随后的岁月里,学校经历几次更名。1941年,学校更名为亭旁联立中心校。1944年,初小部分改办杨家、包家两所国民学校,保持高小部。1945年下学期,分设包、杨两乡中心国民学校。1947年上半年,包、杨两校合并,名包杨联立中心国民学校,校址分设亭山原校舍和新庵两处。1949年下学期,包杨联立中心国民学校更名为县立亭旁小学。1955年,又更名为亭旁区中心小学。1984年12月,为发扬亭山小学的革命传统,恢复亭山小学校名。1987年上学期,学校改为亭旁区、镇中心小学。1996年,学校迁入新址,2008年易名为亭旁镇中心小学——亭山小学。

1992年,原亭山小学校址改为亭旁起义纪念馆,并于1993年4月3日开馆。

如今,人们可以走进纪念馆,一边参观革命文物,一边寻访红色足迹。当人们再度回望那段革命历史,似乎还能望见近百年前校园里那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们。他们赤胆忠诚、英勇无惧,他们有冲破一切黑暗势力的无畏精神!

(感谢陈建华先生提供亭山书院更迭的相关资料)

参考资料:《三门县志》《浙江红旗第一飘——1928亭旁起义》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余彩虹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