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器物文化中,鼓是具有鲜明特征的一种文化形式。“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鼓是正义之声;“大丧则诏太仆鼓”,鼓是悲哀之声……鼓器与鼓音,渗透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
在台州,也有制鼓艺人。临海邵家渡制鼓业始于唐代,兴于宋,至清朝乾隆年间发展到鼎盛,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
今天带大家参观的枧桥鼓非遗展示馆,位于枧桥董村。这里是邵家渡制鼓中心,最盛时期该村90%村民专业从事制鼓这一行业,几乎是人人都有技术,家家都能制鼓。
枧桥鼓种类繁多
经过历代制鼓艺人的探索和积累,邵家渡制鼓工艺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形成不同规格、不同品种的系列产品,无论是在外观还是在音色上都独具特色。
最小的枧桥鼓,直径只有十几厘米,最大的直径达到好几米。种类更是多种多样,有平面鼓、腰鼓、牙鼓、手鼓、货郎鼓、战鼓、排鼓等等。
“枧桥鼓的用处非常多,可以用于祭祀、演奏,也可以用来助威。”枧桥董村文书董显掌告诉记者,以前枧桥鼓的一大用途就是“战场助威”,“打仗的时候都要击鼓,振聋发聩的鼓声可以鼓舞士气,让战士们的斗志更加高昂。”
到了和平年代,枧桥鼓被更多地用于文化活动,划龙舟、唱戏等文化表演上都有枧桥鼓的身影。董显掌说,几年前赵文卓参演的《荡寇风云》剧组在临海拍戏的时候,还特意向村里借了好几只枧桥鼓,用于拍摄戚继光及戚家军保家国、抵外侮的热血激昂场面。
复杂的制鼓工艺
枧桥鼓的制作工艺独特,选材讲究。松木、东北木和新西兰松是制作鼓板的主要材料;鼓表面用色明快,采用中国传统亮丽的大红色,鲜艳喜庆;鼓皮多为牛皮,皮质精良,厚薄均匀,敲击有铮鸣之声;音响工艺独具一格,内置弹簧、铜锣,鼓声清亮爽脆,音响悠长;鼓环常用的有圆环、虎头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谢哲长是枧桥董村人,作为枧桥鼓的第五代传承人,他自小便和鼓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径1米以上的叫大鼓,直径0.6米以下的叫小鼓,直径在两者之间的叫中鼓。”谢哲长说,鼓的制作最讲究平度和圆度,“牛皮拉得越紧越好,牛皮越紧,鼓面越平,敲击声越响亮。鼓要做得圆润,越圆越漂亮。”
选用优质的杨木、桦木等来进行鼓腔的制作,制作一只优质的鼓腔,要经过断料、锯板、理板、烘干等十余道工序,之后方可打磨、包浆、上色。
在牛皮制鼓行业,有“制鼓是徒弟,制皮是师傅”的说法。制作牛皮是制鼓非常关键的环节,选择牛皮需要观、按、嗅、燃。
谢哲长说,“黄牛皮比水牛皮更好,黄牛皮更有韧性,也更为光滑平整。”
选好的牛皮必须先浸泡七八个小时,泡软后牛皮也更利于拉扯。
经过一道道高标准的工序,将牛皮定型后就可以“上规”了,也就是将牛皮固定在鼓桶上,进行蒙牛皮环节。
每次在蒙牛皮时,都必须拉上三趟。谢哲长说,这样拉的牛皮才会紧致,敲起来声音洪亮,发出“咚咚咚”的声音,要是没拉好,敲起来就是“啪啪啪”的声音。
等鼓面晾干,开始最后的上色工序。涂装鼓身,着红朱漆,近几年也兴起了红木色漆和黄漆,还可以根据需求彩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