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街是温岭现存最长的一条古街。杨 辉摄
位于温岭市温峤镇的温岭街,是一条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老街。老一辈温岭人都知道,温岭原为太平县,后以温峤岭的别称“温岭”为名,沿用至今。县以街名,这条千年古街的地位可见一斑。
南北走向,全长约1500米的温岭街,是温岭现存最长的一条古街。从解元路东入口一路走到当年的汽船埠头,沿街的名人故里、百年老店、手工作坊、书院等建筑古韵不减,当年满城书声、商贸繁华的场景得以重现。
传承
在温岭街的一间百年老店里,店主金雪明正在箍桶,就是用铁环将成型的木桶扎实固定。他告诉记者,手工制作这样一只木桶,从选料打料到制作完毕,一般需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
在不大的店面里,金雪明脚边的木头刨花散落一地,墙角堆放着已经制作好的木桶成品。墙上还挂着大小锯、手锯、斧头、刨子、凿子等工具,没有客人的时候,他就和这些木头、工具打交道。
今年72岁的金雪明,从事箍桶这门手艺已经50多年。“从我爷爷开始,一家三代都是箍桶匠,我少年时就开始跟父亲学做木桶,16岁到温岭木器建筑社做木工。”老金回忆道,“后来,用塑料桶的人越来越多,木器社也解散了,我们就在温岭街自己家的屋子里开了店。”
在老金的记忆中,几十年前像他这样的手艺人不在少数。那时,在温岭街的集市上总能听到箍桶匠、打铁匠的吆喝声,没有店面的工匠只能走街串巷招揽生意。而拥有一家自己的店,就会有很多回头客,生意才能维持下去。
那些年,各式各样的木桶是温岭人嫁娶婚俗的刚需,讲究的人家每种桶都要准备十几件。上门来定做比较多的款式是托盘、“杭州篮”、立桶、高脚桶等,但随着婚俗的变化,定做木桶的人越来越少了,“做一整天的木桶,只能赚150块,一个月也就两三千块钱。”老金说。
箍桶这一门传统行当,在温岭街上也在逐渐消失,现在整条街上只剩下老金这一家手工桶店。老金说,手工制作一只木桶,看似简单,实则需要20多道工序,打料、推缝、钻洞、刨、倒角、落底、打磨、上箍……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制作出一只滴水不漏的木桶。
“以前做桶都是纯手工活,现在有专门的机器锯木板,省力了不少,但是大部分还是要用手工制作。”老金表示,他也曾带过几个徒弟,但是由于现在做木桶挣不到什么钱,都改行了,他的孩子也没有再学这门手艺。
作为温岭街最后的箍桶匠,金雪明觉得自己开这家店,更多的是为了传承。每到节假日,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来看如何制作木桶,这让他感到很欣慰,“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没看过这种木桶,老一辈传下来的技艺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坚守
温岭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当时温峤岭是台州通往温州的交通要道。到了宋代,此地已是商船交会、人烟稠密的繁华地带。
马永韶是“70后”,他还记得,儿时的温岭街一到集市日就会热闹非凡。只有三四米宽的巷子里,都是来来往往赶集的人,有的还拉着手推车,拥挤得甚至连路都会堵住。路边开的古玩店、裁缝店、家具店、杂货铺、五金店等,有些很有名气。
1988年,马永韶从温西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在家里开办的温西印刷厂工作。他家是“印三代”,从祖父、父亲再到他,都一门心思做印刷生意。
“我爷爷以前在温岭人民路的印刷厂做过三年学徒,后来把技术传授给我们。”马永韶说,“爷爷以前常说,做印刷学徒又苦又累,学徒期间还赚不到一分钱,但为了学到技术只能坚持下来。”
据他回忆,温西印刷厂的旧址是在汽船埠头附近,当时通往泽国、新河、路桥等地,走的都是水路,有很多船在这里往来,热闹非凡。到了上世纪50年代,老厂房搬到了如今所在的温岭街。
高中毕业的那年暑假,马永韶还打过送报的零工,在温岭街上挨家挨户地送报纸。也是从那时起,他养成了每天看报的习惯,许多收藏的老报纸都已经泛黄,“因为在温岭街开了几十年印刷厂,我们的故事也曾刊登在报纸上”。
温岭街比较长,当地人习惯性地将它自南向北分为上街、中街、下街三段。马永韶家的印刷厂就位于下街,“上街一直以来比下街繁华,近年来的改造修缮工作也是从上街开始的”。
虽然开在没那么繁华的下街,但沉淀了几十年岁月的温西印刷厂,还是常引得过往行人驻足。如今,印刷厂的主要业务都不在这间厂房里完成了,它所承担的,更多的是一个“门面”的作用——人们提到温西印刷厂,就会来到温岭街,寻着门牌找到它。
经营印刷厂已有30多年的马永韶懂得一个道理,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坚守。
“父亲经营印刷厂时没有固定的场所,后来厂房搬到温岭街,租了十几年的店面。”1994年,马永韶花了六七万元盘下了厂房所在的店面,“店面定了,生意也稳定了,心才能安定下来”。
现在,能像马永韶一样在温岭街守住一家店的,基本上都是本地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的年轻人,大多去了更为繁华的街区,能留下来、守得住店的,基本上成了街上的“老字号”。
新生
近年来,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温岭街上的戴豪故居、戴家里、谢家里、春和里、陈泰祥、应立昌等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其中,陈泰祥、应立昌是温岭街上知名的“老字号”,老一辈人都熟知这些“老字号”背后的历史。
“陈泰祥是当年温岭街有名的商号,制作的酱油、豆腐干、腐乳等不仅在本地畅销,还远销到外地。后来,陈泰祥由私营转为公有,改建为温峤镇卫生院,如今成了当地的文化礼堂。”金雪明的百年老桶店,就开在陈泰祥隔壁。
位于温岭街下街的应立昌,也有着相似的命运。据住在老街上的居民介绍,30多年前,海峰印刷厂买下了应立昌所在的老房子,搬进了印刷机器,做起了新的生意。如今,印刷厂的生意不好做了,厂子也会接点小业务,比如加工一些纸盒模具。
易主、修缮乃至改头换面,成了温岭街老店的常态。在保留老街风貌的同时,如箍桶、弹棉花、活字印刷等传统技艺,也在时代变迁中“活”了下来。
如今的温岭街上,历史文化与传统技艺正在以活态的方式焕发新生。
2021年,温岭街首届旅游文化节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体验古街生活。在温岭街上转悠一圈,既能领略弹棉花、剃头、打铁、箍桶等传统行当,活字印刷、张宝祥根雕等非遗项目,也能到新开的汉服体验馆、和合书院等感受当地文化,或是观赏一场沉浸式情景剧。
在温岭街,体验新兴的文艺生活方式也成为了日常。今年年初,老街居民张素卿,带着女儿重游了一次千年老街。在戴豪故居体验活字印刷、手工香囊制作,在陈泰祥品一杯温峤老酒,到乌郎鼓文创买些小玩意儿,再到开了几十年的阿公那买一份特色火烧饼……老街的一日,充满了烟火气。
张素卿说,他们一家20多年前就搬出了温岭街,定居到了温岭城东,温岭街是他们时不时会想念的地方。“每次回到这里,感觉老街仿佛还是当年的样子,但也有一些变化,新的改造,新的引进,让老街更有活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