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清寺,旧名天台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宋陈耆卿的《嘉定赤城志》有详细记载:“在县北一十里。旧名天台,隋开皇十八年为僧智顗建。先是顗修禅于此,梦定光告曰:‘寺若成,国即清’。大业中,遂改名国清。”
智顗,世称“智者大师”,圆寂后,灌顶奉智顗遗书以及《净名经文疏》至扬州见晋王杨广。晋王“五体投地,悲泪顶受”,随后派司马王弘送灌顶等回天台山,为智顗设千僧斋,建国清寺。仁寿元年(601),寺宇初成,灌顶为首任主持。灌顶曾应诏带《法华玄义》及《净名经文疏》至长安,缮写校勘。灌顶集录智顗讲授成书,奠定了天台宗教宗典籍的基础。灌顶还协助建造国清寺,并详细记录了智顗生平事迹,编辑《国清百录》《智者大师别传》,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资料。
国清寺的建成,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形成。
天台宗的创立,是智者大师和合儒道、圆融南北佛教、吸取印度佛教长处的结果。“一念三千,三谛圆融”是天台宗推行的主张,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它强调“调生、调息、调心”,调心即从“多念—一念—无念”,最后达到身心和谐。
天台宗整个思想体系即圆融和合,从知缘起、明性空的法性视角,以“因缘和合”的和合文化思路,来观照天人真谛。
天台宗秉承“和合”渊源。“天台五小部”中的《金光明玄义》《金光明文句》,其母本《金光明经》非常强调“和合”。如“从诸因缘,和合而有”等。天台宗的“中道”源于龙树的《中论·观四谛品》的“三是偈”,强调“中道”,与儒家的“中庸”有相通之处。天台宗核心理念,即是和合。
国清寺祖庭天台宗,与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相隔一山,从来就没有什么宗教纠纷。天台宗不仅在教理上以“和合”为核心理念,而且在宗教实践中圆融儒、道。国清寺旧伽蓝殿位于现今梅亭,殿内原来供奉的伽蓝,是道教的王子晋、儒家的关羽。
王子晋是天台山道教中名气最大、影响最广的神祀。相传王子晋驾鹤飞升,被封桐柏真人,领五岳,治桐柏山。相传葛玄在桐柏山玉泉峰顶,建造“王真君仙坛”,奉祀桐柏真人王子晋。
关羽(160—220),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蜀国名将。后在镇守荆州时,腹背受敌,兵败被杀。关羽去世后,被民间尊为“关公”,成为儒家“忠”“义”的化身。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天台宗吸纳儒家的关羽、道教的王子晋,作为国清寺护法伽蓝,意蕴深厚,说明了天台山佛教与天台山道教、儒家思想彼此融合,兼收并蓄,和而不同,体现了天台宗圆融儒、道的和合宗旨。
王子晋不仅为佛教天台宗所用,还被日本天台宗所用。当天台宗传入日本之后,王子晋又成了日本天台宗总本山——比睿山山神和日本“天台神道”的护法神。
二
国清寺还是和合文化基地,和合文化的代表人物寒山子经常光顾这里,拾得生活在这里,丰干又是这里的高僧。
国清寺大雄宝殿西侧,沿台阶径直下去,便是三贤殿。
三贤殿,旧名三贤院、三贤堂,始建于101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相传这里原来是虎啸堂,因虎为丰干坐骑,后丰干未归,那虎即来这里长啸,故得名。据《国清寺志》记载:“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日僧寂昭弟子念救,又捐资重建国清寺,并建三贤堂,祀丰干、寒山、拾得三大士。”说明寒山、拾得已经深入人心,香火不绝。
念救为日本天台宗高僧寂昭弟子,曾与寂昭于北宋咸平六年(1003)八月入宋求法。1015年,天台山重建大慈寺时,念救曾任“知识使”(负责筹资的职务)。
起初,并无“三贤”称谓,寒山、拾得被称为“二贫士”或者“二士”。1015年,修建三贤殿,才有了“三贤”之名。稍后,北宋张景修、杨杰以“三贤堂”为题赋诗。
张景修,字敏叔,江苏常州人。宋治平四年(1067)进士,官终祠部郎中,曾任黄岩知县,写有多首与天台风土人物相关的诗作。张景修有《三贤堂》诗:“如是国清寺,宜乎天下闻。水声常夜雨,山气即朝云。今古三贤隐,仙凡两路分。唐人书画在,明日更殷勤。”
与张景修同时代的杨杰,亦有《天台三贤堂》诗。杨杰,字次公,江苏无为人,自号“无为子”。官至两浙“提点刑狱”。他曾到过天台,为天台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作序。
诗直接以三贤名字为题,一人一诗。《丰干》诗:“从来清净土,鼎足圣贤聚。骑虎归故乡,世人犹未悟。”《寒山》诗:“家住天台寺,云岩万丈潭。本来人不识,饶舌是丰干。”《拾得》诗:“拾得原无姓,山前拾得来。常携一敝帚,不为扫尘埃。”
杨杰把三贤丰干、寒山、拾得作为诗歌描写主体。其《丰干》诗突出骑虎;《寒山》诗用闾丘胤寻访寒山、拾得,后者称丰干饶舌的典故;《拾得》诗则强调拾得携帚扫尘之特征。其中“丰干骑虎”与“拾得持帚”,为后世画家描绘三隐及四睡提供了典型特征。之后,大凡抒写国清寺的诗歌,都会不同程度地提及寒山、拾得。
寒山、拾得,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他人要打骂他们,他们都一笑了之,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唐末以降,寒山、拾得被历代儒道释三家合力打造,着力弘扬,影响越来越广泛。寒山、拾得画也相继出现,成为后世画家最喜欢的绘画题材之一。他们被称为“和合二仙”、“和合二神”,佛教把他们当作文殊、普贤化身,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喜神、爱神。
清雍正执掌皇权之后,为了消除汉人的反抗意志,实现满汉和合,也为了皇族兄弟之间的和睦,雍正十一年(1733),勅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寒山、拾得成为中华和合文化的象征符号。“和合二圣”及其所承载的中华和合文化,传播更加广泛。“兼收并蓄”“和而不同”“和实生物”“求同存异”等和合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