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桔玲在屿头乡做馒头已有32个年头。
屿头馒头,蕴含橘乡风物之美,凝聚橘乡儿女的勤劳智慧,融入淳朴的民风民俗,飘香在岁月长河里。
大山里的馒头店
6月27日中午,在黄岩西部山区屿头乡沙滩村沙滩老街,“阿玲馒头店”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
女店家黄桔玲中等个头,衣着朴素,一脸灿烂,笑迎我的到来。她的身边,还有女儿戴婉贞,以及另两名帮厨。
这家馒头店在大山深处开了多年,从无到有再到声名远扬的历程,让人充满好奇。店面不大,陈设也很简陋,却是一家“网红”馒头店。
和面、捏型、放面坯入蒸屉,蒸汽缭绕间,一屉屉馒头陆续出笼。顿时,店里飘溢着麦子的芳香。
“我做馒头有32个年头了。每天凌晨3点半起床,4点钟准时到店里,我一天要做几千个馒头,多的时候七八千个。做馒头是体力活,忙的时候中间没法休息,站久了脚后跟都会痛……”黄桔玲说。
黄桔玲出生于1963年,她做馒头的手艺是跟姑姑学的。
早年第一次出门卖馒头的经历,她至今记忆犹新。“刚开始,我骑一辆三轮车,很不好意思,怕撞见熟人,一直在心里盘算着,要怎样叫卖。几次尝试开口,声音到了嗓子眼,又被我收了回去。一路上,我就这么磨磨蹭蹭。不开口,馒头就卖不出去。最后,‘卖馒头’这几个字,总算从嗓子里冲口而出。”黄桔玲说,“我认为,人生无论做什么事,需要的就是勇气。”
那时,黄桔玲的丈夫在村里卖猪肉,而她卖馒头。一家老小的生活,靠的就是夫妻俩的营生。
九年前,黄桔玲把店迁入沙滩老街。那时她未曾想到,自己的店后来会美名远播,成为“网红”。
小馒头,大市场
沙滩村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早年,因异地重建新村,原有的老街、老屋逐渐破败,一度成为萧条的“空心村”。
那时候,“阿玲馒头店”的顾客大多是乡里乡亲,黄桔玲也曾有过为馒头卖不出而发愁的日子。
2012年,黄岩区邀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杨贵庆及其团队,成立美丽乡村规划教学实践基地,对沙滩村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建设。
让黄桔玲意想不到的是,自从这个团队来到此地,她原本不起眼的馒头生意变得火爆起来。
2018年,国内首家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揭牌,沙滩村成为为北校区。
之后,黄桔玲看到各种培训班和考察团成员,一拨接一拨地来。还有柔川景区——两岸三度研学营地等兴起,游客纷至沓来。除了观光赏景,来馒头店购买这一风味独特的山区小吃的人越来越多。
生意越来越好,在城里工作的儿子和儿媳,也帮着黄桔玲一起接单。
看到小馒头有大市场,黄桔玲带出的不少徒弟也先后在山区开起了一家家店。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以此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升级。
一口馒头就是幸福
不知不觉,屿头馒头被销往各地,成了不少黄岩人的乡愁。到山里来,尝一口馒头就是幸福。
“我们的店在黄岩山区,以前来的人少,名气也传不出去。现在这个地方名气大了,许多人要吃我的馒头,都得提前预订。否则来了,可能会空手回去。因为下午4点半左右,我就会收工,与别的村民一样,在美丽乡村享受慢时光。”黄桔玲说。
在当下的屿头乡,让游客念念不忘的,除了老街上的精品民宿之外,就是貌不起眼的馒头了。这道看似普通的山里小吃,逐渐演变成沙滩村的“金字招牌”。
黄桔玲介绍,她的馒头都是手工做的,原材料是清冽的屿头山水,还有面粉、酵母、糖(白糖或红糖)以及南瓜、红枣、核桃、艾草等,品种分白糖馒头、红糖馒头、南瓜馒头、核桃馒头、红枣馒头、艾草馒头等,其中艾草馒头只在清明前后上市。据她观察,红糖、核桃和红枣馒头,最受广大客户青睐。
“做馒头,第一步是选择面粉,面粉有高筋、低筋和中筋之分,一般选中筋或高筋的;第二步是发酵,主要使用酵母、泡打粉和糖;第三步是混合,要掌握好水和面粉的比例;第四步是揉制,手法要到位;第五步是成型,将面团按照制作馒头的要求,制成100至120克左右的馒头坯子;第六步是醒发,醒发的时间要根据温度而定,一般要控制在35到37摄氏度之间,需要30到40分钟,看到它的外形膨胀了一倍左右,才算醒发好了;第七步是将发好的馒头,上蒸笼蒸制20到25分钟;最后,出笼时要小心,防止馒头粘在蒸笼布上。”黄桔玲说。
白糖馒头0.8元一个,红糖、南瓜馒头1元一个,艾草馒头卖1.5元一个,核桃、红枣馒头1.6元一个……每天凌晨,黄桔玲的小馒头店里就已灯火通明,做好的馒头,一车车地被拉到村口,然后运往各地。
一天可以赚多少钱?黄桔玲笑道:“大钱赚不到,都是辛苦钱。”
沙滩村的复兴,像蝴蝶扇动了翅膀,让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屿头馒头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