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国清寺:山中岁月长,今夕是何夕

2022-05-27 12:27:41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陈 婧

<p> 天台国清寺:山中岁月长,今夕是何夕 </p>

隋塔

“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这是天台山给予李白的心动。

今年三月和四月,我与好友去了两趟天台山国清寺。从椒江出发前往国清寺,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两次出门都不是节假日,车辆和游客不多,也不拥堵。我们把车停在景区门口,步行进入景区。

步入山门那一刻,幽静的感觉,让我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

寺宇依山就势,层层递高,“五峰层叠郁苕绕,双涧回环锁佛寮”,仿佛世外桃源。步行中,“雁塔高排出青嶂”,高59.3米的隋塔忽隐忽现,直至国清寺南大门的木鱼山下,才可见塔身全貌。

行至此处,国清寺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过寒拾亭,可见“隋代古刹”照壁,过丰干桥,向东行数步,方见古刹山门。国清寺山门朝东开而不朝南开。进山门转直弯,甬道两旁浓荫蔽日,修竹夹道,平添了一丝深幽气息。进弥勒殿,国清奇观“到眼宛如展画屏”。这便是国清寺匠心独运的建筑布局。

这座千年古刹,值得一来。

四季不止绿色

三月末的一个阴雨天,布满青苔的石板路雨后未干,步道边几棵大树迎风而立,往山头望去,是一片幽幽的青色,神秘而令人向往。我们在路上偶遇了老牛带着小牛,不疾不徐地路过水塘,踩出“哒哒哒”的声响。

从侧门入国清寺,有僧人正在清扫地面。顺着青绿色的碎石路拾阶而上,路过每一尊佛像,我都虔诚地低头叩拜,希望今年、明年和未来的年年都万事顺意。

汉白玉狮子,释迦牟尼青铜像,智者塔院……一路走来,这里的各类塑像,不如其他寺庙的金光闪闪,却与古朴的国清寺相得益彰。

这时,天又飘起了细雨,雾气萦绕着层层叠叠的庙宇。铜炉中香火缭绕,烟雾穿过雨雾后,向空中飘去。

四月中,则是一个阳光和煦的日子。山门在暖阳下美不胜收,像是土黄色的画布,倒映着竹叶摇曳、树枝斑驳。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都有自己的故事。

哪怕对佛教无甚了解,光是寺庙本身的建筑和周围的风景,就让人动心。

国清寺内现存的建筑,基本是在清雍正年间重修的,保留了古拙自然的韵味。院内,有老梅、古松、山茶和动听的风铃。此刻,白梅已经凋谢,枝丫掩映着古旧的建筑,加上几声清翠的鸟鸣,清净恬淡。

国清寺的一年四季,不止绿色。春日里的樱花、油菜花,夏日水缸、池塘里漂浮的莲花与荷叶,秋天是遍野金黄的银杏,冬天还有白的、粉的千年隋梅。在这里,每个季节都有不尽相同的五彩斑斓。

国清寺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刹,历代文人雅士游览此地,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

寺外一片“桃花源”

四月中这一趟,时间充裕,我们在周边逛了逛。

为了探寻隋塔,我们沿着山路上了几十级台阶,之后还可踩着石子路一直往上。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其实上山也不容易,走了五六分钟,我和好友便开始气喘吁吁。不过抬头看一眼,翠绿葱郁、遮天蔽日,我们又开始期待山上的风景,于是来了兴致,继续向上。

大概走了20多分钟,我们来到石子路尽头,可惜并不是想象中的一览无余,只找到了一个关着门的院落。往门缝里看了眼,兴许是哪位僧人的住所,这么好的天气,他也出门了。

下山后,便是山门入口的农田。据说,国清寺保留了农禅并重的修行方式,农田是寺内僧人自己种的。

一旁的丰干桥下,不少人在溪涧嬉戏。国清寺的风景,似乎让人上瘾。我想等盛夏,再来感受溪水丰沛;深秋时,来看看稻香遍野。

来之前我们了解到,附近有一家稻田餐厅“三木与食”。逛了一圈,我们也打算去寻觅美食。

从人行栈道远眺,可以看到一栋很出挑的小白屋。不识路的我们绕了一大圈,穿过了停车场和村庄,后来才发现,田间小路可以直通到达。

店内环境很不错,靠窗的座位已经坐满,我们在靠近吧台的位置坐下。往窗外看去,一片翠绿,映着远山、隋塔和稻田,树木繁茂,野花遍地。

菜品果然好看,也好吃。烤鸡、奶油培根意面、芝士南瓜,还有舒芙蕾松饼,都很美味。好友点了梅子酒,我点了加冰的苏打水,“咕噜咕噜”,仿佛已是夏天。

准备离开时,我们在景区门口看到一家中式禅意的咖啡店,叫“囍德”。庭院内还有户外露营元素,可以打卡拍照。我与好友点了一杯咖啡,带着所念皆所愿、所求皆所得的期待,踏上了返程。 

编辑:丁楚兰 责任编辑:杨能勇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