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咸酸饭:盛满童年的味道

2022-05-27 12:22:28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陈伟华

<p> 仙居咸酸饭:盛满童年的味道 </p>

咸酸饭

林志坚正在制作咸酸饭。

仙居,一座秀丽的小城。每一次造访,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惊喜。最近再访仙居,走街串巷品尝小吃,一道原先不曾了解过的咸酸饭进入视线,它让我对仙居包罗万象的美食又有了新的认识。

5月23日上午,我们走进位于仙居县穿城北路的家和面食老店。这家小店外观平平无奇,却吸引了不少食客慕名而来。

这是一家夫妻店,丈夫林志坚在外屋忙着做咸酸饭,妻子芦秀琴则在里屋制作面食。我原以为,咸酸饭是一道带着酸味的炒饭,了解后才知并不如此。

“‘咸酸’是仙居方言的音译,大意是将所有食材混合在一起吃,所以咸酸饭可以理解为家常炒饭。它没有固定搭配,通常有咸猪肉、芋头、萝卜丝等。”林志坚介绍,“咸酸饭要做得好吃,首先要选用好的稻米,然后加入青菜、洋葱、萝卜、芋艿、土豆、笋等新鲜的时令蔬菜。我们选用的食材大多产自本地农家,有的清早还长在泥土里,过一会儿就来到了灶头间。”

林志坚做咸酸饭,一般从上午9点开始,直至10点40分完工。出炉的咸酸饭,饭香浓郁,咸淡可口,色香味俱全,是仙居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林志坚介绍,做咸酸饭的好手艺是上代传下来的。他的祖父是木匠,手脚勤快,干活回家后,乐于给家人做咸酸饭吃。林志坚的父母得到亲传,也是做饭高手。他也在10多岁时,就学会了做咸酸饭。

林志坚20多岁时,开了一家快餐店,后来迁至穿城北路的店面,至今也有15个年头了。在这里,他与妻子一道制作本土风味小吃,传承和弘扬仙居美食文化。在店内众多小吃中,咸酸饭和面食最受顾客欢迎。

咸酸饭,又称杂饭,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早清年间。相传那时,仙居就已盛行吃咸酸饭。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无需菜肴,一碗咸酸饭就可以解决一餐,既能果腹又很方便。而咸酸饭中的盐分,还能让体力劳动者挥汗如雨后,体内流失的盐分得到补充。在仙居农家,人们往往会烧制咸酸饭,招待家中的木匠、泥水匠和篾匠等人,同时也喂饱了家中的孩童。

早年炒咸酸饭,一般先煮米至七八成熟,沥干米汤,再放入锅内,与佐料一同炒,然后加适量水,继续烧炒,直至炒熟所有食材。那时做咸酸饭,配菜仅有萝卜丝、芋头和芥菜三种。但一代又一代人,并不因为佐料简单、做法朴素,就消减了对这道美食的热情。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咸酸饭凭着独特的风味,在仙居人心目中仍有着重要的地位。人们只要开口提及“咸酸饭”,就会产生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当天冒雨陪同我走访的仙居人吴旭特,现在温岭经商。小时候爷爷做的咸酸饭,那种飘香的童年味道,他至今难以忘怀。在外打拼的他,偶尔回仙居老家,总会光顾林志坚的小店,吃上一碗咸酸饭。

时光往复,仙居人对咸酸饭的喜爱,依旧如初。无论在城市街头还是山野农家,吃咸酸饭的人不在少数。咸酸饭的配菜不再像早年那样单调了,做法也有创新之处。

林志坚介绍,他做咸酸饭以优质大米为主料,佐料有咸猪肉、大肠、鲜萝卜丝、笋丝、芋艿、洋葱和青菜等,也可加入南瓜和马铃薯。“大米以晚籼米为好,做出的咸酸饭香软可口。”

至于咸酸饭的烧炒方法,林志坚也颇有心得。

他将锅底烧红,加入少许食用油,再放入适量的食盐,炒至黄色,然后放入切好的芋艿和番薯等,炒拌适时,再放入萝卜丝和青菜梗等,续炒适时,接着把佐料摊平;加入少许水,以防佐料烧焦;接着将大米入锅,在佐料上摊平;之后再次加水,漫过大米。

“加水量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一要考虑用了哪种大米,早米较硬、晚米较软。二要看加了哪些佐料,如果以芋艿、番薯为主,那么加水量宜多,可以超过食材两手指节左右;反之,加水量宜少,以手指节的一半深为好。”

接下来盖上锅盖,继续烧火,至锅内米饭发出“咧咧咧”的声响,即可熄火;焖20分钟左右,开锅进行炒拌调匀,美味的咸酸饭便制成了。

咸酸饭,让我想到仙居人教育孩子的一句谚语:“要饱五更饱,要好从小好。”它的意思是早餐吃饱了,干活一整天都不会累;孩子从小教好了,长大才不会学坏。咸酸饭可以说养育了一代仙居人,联想到这句谚语的教育意义,更令人意犹未尽、回味深长。 

编辑:丁楚兰 责任编辑:杨能勇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