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玉环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
春节期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浙里年味”非遗线上春晚活动,玉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坎门花龙亮相其中。
据了解,本届非遗线上春晚以“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为主题,采用多媒体、多渠道联动的形式,展现了我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此次非遗线上春晚,表演节目涵盖了全省多个地方特色明显的演出,有杭州小热昏、平阳木偶戏、平湖派琵琶、绍兴莲花落等。除此之外,还有坎门花龙、绍剧、抖狮、硖石灯彩、皮影戏等各地市特色非遗项目,展示了一出年味十足、充满浙江非遗特色的好戏。
在众多非遗项目展示中,玉环坎门花龙,舞出了台州非遗特色。上台表演的队员,是坎门花龙女子队,“坎门花龙表演团队现在有30多个成员,女性占了多数。”坎门花龙传承人连夏明告诉记者,这些表演者都有本职工作,练习时间基本放在晚上。“我们坎门花龙表演团队每个月都会聚一两次,大家热情很高。”
坎门花龙的特色,是“花龙绕柱”。花龙绕柱的阵法有十几套,按传统习惯,绕柱时整条龙要东进西出,再西进东出。跟着龙头,龙身龙尾有条不紊地游动,在8根甚至36根柱子间穿插迂回,这是表演者长时间练习的成果。
“我们一直很重视传承,以前在坎门技校教学生舞龙,后来固定在坎门二中教。现在,坎门二中是坎门花龙的传承教育基地。”在坎门二中,学生每周五都有机会去学习舞龙。
记者从市非遗中心了解到,截至去年底,我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106项,市级非遗项目38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