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徒步打开周末
来自路桥的梁帆,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徒步的场景。
那是2019年1月的一天,天气晴好。他跟着一支自发组织的队伍,前往仙居苍岭古道徒步。
暮冬时节,古道两侧的枫叶深红金黄,接连成片。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美如仙境。那是他平时没有见过的景致,那一刻,所有的烦恼烟消云散。
此后,梁帆喜欢上了这种运动方式。没有特殊情况,他保持“每周一山”的频率。
三年半的时间,他走过几十条不一样的徒步路线,见过台州东南西北不同的景色。他知道西边和北边多崇山峻岭,东边和南边多海岸山脊线。“印象深刻的是大雷山的雾凇、饭甑岩的云山雾海,美到夺人心魄。秋天的各种古道也很好看,漫山遍野铺满金黄落叶,踩在上面沙沙作响,十分解压。”
梁帆的业余生活很丰富。电影、阅读、话剧、瑜伽……这个爱生活的男孩总是将日子安排得满满当当。不过,他最享受的还是在山林徒步。“徒步的过程可以让自己慢下来,有空去思考一些东西,大自然的空旷能帮我卸下枷锁,心境变得开阔。”
梁帆在山林间拍到的风景。
在台州工作5年的重庆女孩陈住气(小红书昵称),徒步近两年。最近一年,她开始频繁地参加活动,并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徒步攻略、感受。
初到台州,她在这里没什么朋友。业余时间,除了自己逛街、逛超市以及偶尔和同事聚个餐,生活颇为乏味。这一切,在她开始徒步后有了改变,“徒步中,我结识了许多新的朋友,周末大家约着去爬山,生活丰富了许多。”
她平时积累的焦虑,也在爬山的累和大汗淋漓中彻底释放,“啥也不想、只顾看路,感觉真好。”这是陈住气坚持徒步的原因。
陈住气(小红书昵称)分享徒步照片。 (本文配图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临海白领茉莉则觉得,徒步治愈了自己。去年,她去天台华顶,赶上了一场雪。白雪皑皑,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上下一白。那是她从没有见过的冰雪世界:晶莹、洁白、美丽。一瞬间,生活上的烦恼,工作上的压力,不复存在。
除了美景,茉莉发现,徒步是一件很纯粹的事情,一路行走,只有自己和脚下的路,还有远方的山。“徒步的时候,我会完全将自己的思想放空。那段时间,外界的纷纷扰扰都没有了,我只属于我自己。”
90后女孩薇薇则是为了锻炼身体,选择这项亲近大自然的运动。“我的日常工作都是坐在电脑前,上下班开车,上下楼乘电梯,感觉身体越来越虚弱,就想着锻炼一下。徒步可以亲近自然,又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我很喜欢。”
还有人,是被小红书的宣传片吸引而来的。今年8月,女星张钧甯一句“徒步,是陪自己好好走段路”戳中了梦梦的心。随后,她点进“户外”搜索词条,数不清的风景照伴随徒步路线出现。她决定,自己也要去徒步一次,亲眼看看美景。
关于徒步,每个人都有自己开始的理由。有人为了健康,坚持下来;有人为了欣赏美丽的风景,开始漫长的行走;有人为了缓解生活、工作压力,在徒步中寻找到另一个自己……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徒步作为打开自己周末的方式。在小红书搜索“徒步”或者“户外”两个关键词,会跳出来一堆的分享笔记、徒步攻略以及组队邀请。马蜂窝发布《2022户外休闲风行报告》显示,在马蜂窝APP中,2021年徒步相关内容量较2020年增长101%。
他们收获了什么
在徒步中,有人遇到了温暖的人,收获了一段更坚固的亲密关系。
临海人Lily,在去年12月加入徒步。
那完全是一次新手体验局。当天早上,Lily套上了一件偏休闲的外套,脚踩一双运动鞋前往三门徒步。因为没有经验,她只拎了一个小包,里面装了水、水果和零食。
集合后,看着队友们身穿冲锋衣、手持登山杖全副武装的样子,她顿时傻了眼。同行的阿姨,亲切地打趣她:“小姑娘这是来野餐了。”
作为萌新,Lily得到各种照顾。同龄人小哥仗义地奉献出登山杖,豪爽的中年大叔分享了水果,还有贴心的阿姨在她被矮坡吓住时,适时地递来手拉她一把。
“第一次选择去徒步,我的心理状态很糟糕,充满自我怀疑,每天被负能量包围。”这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让Lily很感动。
那一天,整条路线差不多十公里,不但要攀登,还要在山脊上行走。在好几次被树木绊倒后,她在心里暗暗后悔,“一个没有爬山经历,日常久坐办公室的小白怎么就敢来徒步了?”
好在,在队友们的帮助下,Lily走完了全程。
“有一段路真的很累,领队一直鼓励着大家,说再往前走一段路,就可以欣赏到北欧风情的小镇。”虽心里存疑,但在对方的鼓励下,她咬牙继续前进。
最后,在半山腰的地方,Lily真的见到了那个小镇:四周被山脉包围,红色屋顶的小洋房零落地散在平洼地带,前面还有一大片湖泊,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她举起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画面。
“坐在回程的车上,我非常庆幸参加了这次徒步。”回去后,Lily在网上购买了登山靴、登山杖、冲锋衣、登山包,她知道很快会迎来下一场徒步之旅。
后来,Lily真的又去了很多地方徒步,每次总能遇到温暖的陌生人。“去黄石坦徒步那次,我没有跟团。担心走丢,和中途遇到的几位驴友结伴而行。”虽然不相识,但对方十分照顾她,在前面开路,在她走不动时会贴心地停下休息。
疫情期间,路桥人豆豆与男友相识、相恋。她是个喜欢旅游的姑娘,在不能出远门的日子里,豆豆选择和男友在家门口徒步。两年时间,他们几乎爬遍了台州的山脉。
他们曾在山脊上行走,在悬崖陡峭处感受山风的吹拂;他们曾在冬日穿越山林,在漫山雪白中欣赏落日;他们曾躺在草地上,在寂寥夜晚看璀璨星河……
豆豆印象最深的是在括苍山看日出。5月底的一天,她和男友由东风村爬上了米筛浪,并决定在山顶露营一宿。
第二天一早,她裹着大衣爬起来等待日出。当太阳从云海中慢慢升起,将云海染上了橙色光芒的那一刻,豆豆觉得无比满足。“所谓美景在眼前,爱人在身边,足矣。”
是惊险,也是分享
当然,徒步不局限于美好,还有些未知的风险。
在梁帆看来,徒步是一个门槛比较低的活动。普通的路线,一套合适的服装、一双登山鞋、一个登山包、一根登山杖足矣。
“如果跟团,路线都是踩过点的,不会出啥大问题。”但有时候,也免不了一些小意外。
刚刚参加徒步的时候,梁帆的装备并不齐全。有一次,天下着小雨,走到一个杂草丛生的斜坡前,路消失了。领队一声“爬吧”,其他人戴着手套就抓草、抓树上去了。两手空空的他呆在原地不知道怎么办,数分钟后,他选择徒手抓草。不出意外,杂草锋利的边缘割破了他的手指,让他疼了很久。有了这一次教训后,他总记得带一双手套去徒步。
还有一次,他以为是一条没有挑战的路线,穿了件短袖就踏上行程。在抓绳子攀爬的过程中,身体和岩体发生了碰撞,手被岩背割破。
陈住气在刚刚开始徒步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同一座山,可以根据难度等级,分出许多徒步路线。
临海的白岩山是陈住气徒步的第一座山。这座山位于杜桥和桃渚交界处,海拔约500米,因岩峰孤绝秀异,壁立耸天,高插云霄,以及皆白石而得名。
白岩山一直很受徒步爱好者的青睐,并有许多路线,如休闲的穿越路线,或者难度高一点的环线路线等。这些路线中,尤其以途经骑马岭这条路线最为危险。骑马岭以惊险、刺激著称,两边都是悬崖,中间一条薄如刀刃的峰岭,徒步者只能坐着像骑马一样移动。
因为导航出错,陈住气误打误撞爬到了山脊上。“这一般是专业的驴友才会选择的,需要绳索装备。”什么都没准备的她,卡在那里,上下两难。
“当时我考虑过打119救援。但是我同事说等119上来也要2个小时,我们不可能像壁虎一样趴在山中间等,也支撑不了这么久,最后还是决定冒险攀岩下山。”往下的过程,陈住气一路双腿打颤,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难。
所幸,最后安全抵达山下。
这次的危险经历没有让她望而却步,反而让她觉得徒步是刺激富有挑战的。从此,她喜欢上了徒步。
说起刚刚参加徒步时遭遇的艰险,茉莉也一吐为快。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因为没有登山经验,前几次徒步吃了不少苦。”茉莉个子高,从坡度较陡的高处往下爬,她总重心不稳,一不注意就刺溜滑下去。有好几次,她差点摔倒,幸好被身边的人拉住。“但是大脚趾因为冲击的惯性,抵到鞋子前面,淤青了。”
此外,正常的行走,也避免不了伤害。比如说,有时候路过灌木丛,她专心致志地留意脚下,一不小心就会被头顶四处延伸的树枝划伤脸颊。再比如,徒步时,如果鞋子没有选择好,回去准收获一脚的水泡。
每个参加徒步的新人,都需要一个适应阶段。常年徒步的老人,面对自然时也不敢掉以轻心。
身高一米八的老赵,有着5年的徒步经验,但是在踏上一条不太熟悉的路线时也十分谨慎小心。“在山里行走,有时候树叶铺满了地面,你很难看出什么地方是空的。一味图快,就容易跌倒受伤。我也有认识的驴友因为走错路线最后被困而不得不求助警察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