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统英向参观者介绍画作内容。
画展,尽显山水本色
11月14日—11月23日,2022年台州市文艺名家(名团)展演工程系列活动之一,“水墨和合——李统英山水画作品展”在台州书画院举办,共展出106件画作。其中,国展创作、入选、获奖作品30件,册页13件一组,写意作品20件,我市及周边景点写生创作作品43件。艺术来自于创造、灵感来源于生活,在展览中,观众可近距离感受女画家李统英的笔墨情趣,以及藏于她心中的“那一片山水”。
李统英,祖籍重庆,在温岭生活了20多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溪庐画社社长,作品曾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并获奖。此次“水墨和合——李统英山水画作品展”,由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市文联主办。
“每爬上一重山,蹚过一道水,都是生命的生长、艺术的延伸。”李统英说,真正的风景不在别处,而在于每个人的心里。
此次百余件作品集中亮相,不乏精品佳作。如《仙居公盂》,长2.2米、宽1.6米,于近日荣获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主办的“浙东唐诗之路”美术作品主题创作活动金奖,并被有关部门收藏。
仙居公盂,是一个典型的高山村落,宛如世外桃源,被誉为仙居的“香格里拉”,列入中国古村落名录。该村海拔约600米,四面奇峰环绕。在那里,李统英一次次支起画架,拿起画笔写生。有时,她会站在公盂村西南边的公盂岩背,俯瞰整个村庄,一众美景,尽收眼底。
在创作时,她讲究笔力、笔势和笔意的传达。她不墨守陈规,也不拘泥于一笔一墨的精妙和设色的单纯。她总能以笔趋形、传神、抒情、生趣,让笔墨服从于特定的情景和感受的表现,从而导致丰富语言体系的产生。在李统英的画笔下,仙居公盂既有山峰壮美之感,又充满江南水乡的柔情。
另一幅画作《四时田园》,是李统英的国展入围作品。从选题上看,她画这组四条屏的意义,在于展示传统技法的生命力。为此,她用时一年,对四季山水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感悟。
还有《水墨长安》《潇洒桐庐郡 江山景物妍》《晨曲》等作品,也给视觉带来强大的震撼。
写生,旅行背后的故事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生,是画家面向生活、积累经验的重要一环,是熟悉描写对象的关键。
“‘实景写意’,是中国画最为高级的地方,也是众多画家想要掌握的能力。写生,不能停留在把自然景观复写,那是照片式的刻画。仅仅停留在‘像’的层次上的写生作品,乍看还可以,看几遍或者稍微时间长一点,便会觉得乏而无味。这也是为何中国画的写生,不叫写生,而称为‘采风’的原因。”李统英说,画家应当是大自然规律和艺术形象规律的探索者。山的结构和树的穿插,或者云是怎样浮动的,都要持虔诚和虚心的态度,去深入自然、观察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脉搏和生命等。
黄岩区头陀镇的划岩山,李统英已去过多次。在她眼中,熟悉的风景,也会产生不一样的韵味。走驴道,见险景,下谷底,今年2月的一天,她跟着驴友又去划岩山写生,因拍照过于投入,不慎掉了队。山区手机信号弱,她怎么也联系不上大部队。一个人行走,空山寂寥,偶或听到有水声溅起,却无从觅其踪迹。就这样,李统英在山间奋力猛追,几经寻觅,终于找到结伴的驴友,心才释然。回家后,她马上挥毫泼墨,创作了《划岩山古道》《划岩山飞鹰道》等作品,用笔飘逸、洒脱、轻盈。
3月,她赴温岭市石塘镇写生。那里的石墙、石柱和石屋,与天空、大海交相辉映。在乍暖还寒的海边,李统英挥动着画笔,投入创作,全然不顾冷飕飕的风。
除了在台州本土写生,李统英也会去外省写生。在帕米尔高原,圣洁的雪山、广阔的牧场,能让人忽略这里的风刀霜剑,忽略那明亮蓝天下稀薄得令人难以呼吸的空气。行走于异乡,面对一道道风景,李统英感到热血沸腾。她不断地用手中的相机,捕捉稍纵即逝的美丽瞬间。
中国水墨画院院长满维起在李统英山水画作品展序言中评价道:“李统英对山水有着自己独有的认知和感悟。因而,其山水画的创作,以得天趣为其艺术思想和观点。注重气韵,用笔洒脱飘逸,不拘绳墨,这些都是她画的特色。她曾说,每爬上一重山,蹚过一道水,都是生命的生长,艺术的延伸。我想,这也是她塑成其独到的艺术观点,以及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的原因吧。”
《仙居公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