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永灵:为“匠苗”成长装上“数字引擎”

2022-05-30 09:40:45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章 浩

虞永灵正在上课。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这些天,虞永灵正在为图信楼的网络系统综合布线进行优化调整,“这幢楼里共有18个机房,等所有信息设备安装到位后,数控、汽修、学前教育等专业的实训课就能在信息化的辅助下,更好提升教学质量。”

虞永灵是玉环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中心主任、高级讲师、高级技师。在24年的执教生涯中,他见证了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迭代,亲身参与了职业教育在信息化时代中的快速发展,助推一届又一届的“匠苗”们在信息技术的“浇灌”下成长成才。

职高赛道跑出“加速度”

1993年,虞永灵中考失利,挥别身边同学,成了玉环东方中学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学生。

“那个时候,电脑对很多市民来说还是新事物。”虞永灵带着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很快适应了职高生活。

由于入学时分数较高,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对他很关注。在校期间,他担任了班级团支书,之后又竞选校学生会主席,这些都成了他日后宝贵的经历。

两年后,受益于职高单考单招政策,虞永灵考入浙江工业大学,专业依然是计算机,“转了一圈,又跟几个初中的同学在工大相聚了。”

虞永灵说,当时工大的机房是全省一流的,身边有很多来自杭州、宁波的同学,在跟老师、同学的交流中,让他见识到信息技术领域的广阔前景。

转眼到了1998年的毕业季,是留杭还是回家?虞永灵的很多同学留在杭州,进入互联网公司打拼,他则选择回到玉环。“当时玉环技工学校打来电话,说计算机老师比较紧缺,我觉得自己的性格也比较适合,就回来教书了。”

在玉环技工学校执教9年后,虞永灵又调入玉环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的同时,他也通过专升本,完成了本科学业。

紧跟前沿点燃“匠心梦”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个日新月异的行业,眼看着昔日的同窗们在技术领域奋勇拼搏,走上讲台的虞永灵也同样不轻松。

“跟其他知识相对稳定的专业不同,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更新很快,过个三五年,所有教程都会换。”虞永灵说,每换一次,他都要通过假期培训和平时自学,把新知识学扎实。

同时,他也紧跟前沿技术发展,这几年新涌现的3D打印、工业机器人、影视剪辑特效等,他都积极主动培训学习,并取得了网络调试高级技师和影视编辑师证书。

虞永灵深知,对中职学生来说,要把他们培养成顶尖信息技术人才并不现实,“我的责任,就是带领他们看到世界的无限可能,告诉他们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学习和努力,职业学校的土壤里也能结出累累硕果。”

为此,课堂上虞永灵积极尝试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讲述IT行业的传奇故事,把互联网精神渗透到每个学生心里。20多年来,他的努力换来了很多惊喜的成果。

99级学生赵玉成在和虞永灵的交流中,得知北京是计算机技术发展最前沿的城市。毕业后,他靠销售打印机和配件在中关村站稳脚跟。00级学生李振山通过计算机,看到了外界广阔的天地,毕业后的他考取飞机驾照,后来又开办飞行驾校,在各国寻找着商机。

还有一些同学则跟随虞永灵的步伐,考上大学,并在各行各业的信息技术岗位上挑起了大梁。

让职教走上数字化轨道

“在当下,计算机学科早已不是计算机专业独有的知识。”5月19日,站在玉环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教室里,虞永灵说,不但校内所有专业的学生要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就连整个学校都已走上了数字化轨道。

作为学校的信息中心主任,虞永灵和同事们在教学之余,共同承担起校园网络的搭建、运行和维护工作。目前从校园管理、校园生活到课堂教学、师生成长,数字化、信息化已渗透进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

特别是对于教学,在虞永灵看来,信息技术已发挥出巨大的能量,“除了给每个教室配备互动教学一体机,我们还按照各个专业的需求,正在陆续配备相应的教学管理软件。”

他以汽修专业为例,老师可以通过教学管理系统看到每位学生的操作画面,及时捕捉到他们的不规范操作,“这便有利于让老师掌控全班学生的操作情况,实时提供纠错服务,并对下阶段问题导向教学提供依据。”

“从师生们的反馈来看,教学软件的深度应用对提升教学质量作用非常明显。”接下来,他将继续投身校园信息化建设,让信息化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助推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的创建。

编辑:泮非非 责任编辑:杨能勇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