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稳”从何来?

2022-06-13 11:36:51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陈飞鹏

过去一周,稳就业成了热门话题。近日,我省正式启动“稳就业惠民生”攻坚行动,打出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发放留工培训补助等政策“组合拳”;紧接着,台州在全省率先启动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申报发放工作,陆续公布多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企业名单……省市及时出手,千方百计扩就业、稳岗位,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注入了一股信心。

稳就业,居“六稳”之首,一头关乎经济大局,一头连着民生冷暖,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今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供给端看,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076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互联网、房地产、教培等行业的调整,导致大量下岗员工急需再就业;农民工群体就业岗位不稳定,往年留存下来的待就业群体需要消化等等。从需求端看,受疫情和国内外环境影响,一些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面临重重困境,导致用人需求紧缩;加之,“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工种持续性短缺,也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厘清根源症结,稳就业就有了思路方向。

全力稳企助企,实现就业“扩容”。稳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主体的发展状况。确保市场主体“青山常在”,一方面,加快落实已出台的助企纾困稳岗措施,持续推进降成本工作,在降费减税、融资、社保等方面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简化政策兑现流程,从“台州稳经济40条”出台到选派干部驻企帮扶,都是为稳就业创造良好环境的生动实践;另一方面,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多措并举,加快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复工,通过逆周期主动作为抵御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增加就业需求,扩大就业容量。

提升劳动者技能素养,助推就业“提质”。疫情对原有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用工需求等造成直接冲击,失业和裁员的风险不可忽视。但也要看到,新技术、新业态在危机中不断孕育,拓展了新的就业空间。台州迈向工业4.0,许多制造业岗位都在等人填,而技能必须匹配得上。因此,需要关注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加大技能培训、就业辅导和继续教育,提升劳动者竞争力,改善劳动力供给质量,促进产业链与就业链有效衔接。同时,加大对弱势群体、失业人员的保障力度,做好兜底工作,并通过自主创业、发展电商和现代种养殖业等开拓就业渠道,让更多人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丰富招聘优化服务,确保就业“便捷”。“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除了劳动力技能无法匹配企业之外,还有一点在于就业信息不对称。因此,亟待完善劳动力输出方与输入方对接沟通机制,线上线下齐发力丰富岗位对接方式,并加强监管,规范信息发布,让求职者更安心。近来,我市举办就业见习空中双选会,就是通过“云招聘”的方式,面向全国“招兵买马”;线下也不闲着,相关部门积极走出去,在昆明启动云南高校专场招聘会,将台州企业的需求“面对面”传递到应届毕业生眼前,引导他们找到心仪岗位。借力“毕业热潮”,优服务、重招聘,其实也是聚集优秀人才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答好稳就业这道题,也需求职者们保持信心,调整好心态,树立多元的择业观,以合乎实际的预期面对就业市场的挑战。上周,“轮椅女孩”陈苗苗凭自身努力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她的故事无不诠释着,梦想的种子一旦播撒,便会有破土而出的力量。我们应当自信迎接挑战,也要更加注重务实和拼搏,一步步接近梦想。机遇就在眼前,要想获得职场青睐,首先得让自己值得托付。加油吧,追梦人!

编辑:余彩虹 责任编辑:丁楚兰 审核:陈瑶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