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州街头出现了一群“神秘组织”,一辆辆挂着小彩灯的小型汽车整齐停放,车主们将自己的后备厢精心装饰后摆上咖啡、奶茶、蛋糕等消费品供市民选购,俨然成了一道夏夜风景线。
“后备厢经济”因何而来?其实,“后备厢经济”并不是新鲜事物,实质上是地摊经济模式的升级版,同样也是后疫情时代所产生的一种新型个体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在当下是火热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其中也存在着无执照不诚信经营、定价不合理、货物质量安全等隐患和问题。针对如火如荼的“后备厢经济”,我们该怎么做?
首先要“放”,要应放尽放,放而有序。“后备厢经济”由于不需支付高昂的门店租金,起点和经营成本较低,并且既可以实现时间自由,又可以实现赚钱自由,故放开限制可发挥就业“蓄水池”作用和加快经济社会复苏。此外,相比地摊经济,“后备厢经济”还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车后备厢上常会拉出类似“咖啡哪有上班苦”“人生苦短再来一碗”标语,也表达了年轻人物质满足后的精神追求,这对于繁荣城市活力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防止一哄而上现象,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确定哪些路段、哪些时段可以放开,明确哪些行业属于鼓励、准许,确保放得稳步有序,防止其“野蛮生长”。
其次要“管”,要依法监管,管而有度。发展“后备厢经济”不是拆了“城市秩序”的墙去补“失业”的墙,也不是以牺牲城市环境为代价,既不能“一刀切”盲目管控,也不能“一甩手”放任自流,如何管理好“后备厢经济”,对于城市管理来说是新的挑战,也是城市治理能力的一面镜子。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管理需要找到抓手,而最好的抓手就是制度,要通过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来确保其良性发展,通过法治保障来实现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同时也要看到,每一个摊主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管理要本着人性化原则,处理好“情、理、法”的关系,以教育引导为主,多打人情牌,让市场更有活力,监管更有温度。
最后要“服”,要真心服务,不留空白。疫情给个体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要设身处地、想方设法多做服务。要增强人性化思维,多和商贩交流,多听听他们的需求,帮助其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积极引导他们诚信经营,避免其因此造成较大的损失。要多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帮助其组建“小摊业主协会”,强化自治服务,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商务、金融等部门可联合电商平台,为摊主提供全方位的进货和经营支持。此外,政府部门也应加大环保力度,做好消毒工作,确保环境整洁和疫情防控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