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台州市民养成了外出戴口罩的好习惯,不仅有效防疫,还有“意外收获”:台州医院呼吸科专家介绍,较疫情发生前,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门诊量有明显减少。(3月25日《台州日报》)
研究表明,戴口罩是应对新冠、流感等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加上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确实能够大大降低呼吸系统传染病的感染率。这一现象在全球各地都有报告,2020年,新西兰一位公共卫生专家就曾表示,当年冬季,新西兰流感病例几乎绝迹,主要也是归功于防疫要求使人们彻底改变卫生习惯。
疫情反复了两年,生活的很多方面变得和过去不大一样。居家隔离、网络办公、宅家上网课……与这些经历相比,人们卫生习惯的改善,堪称疫情中最积极的变化之一。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保持社交距离……防疫养成的好习惯,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写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虽然很多都是小小的日常细节,却是比以前更健康、更文明、更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侧面。
预防是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外出佩戴口罩,有效隔离飞沫传播;用餐使用公筷公勺,更加健康卫生;“一米线”避免距离过近,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疫情发生以来,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卫生习惯,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而这些文明习惯能不能长久保持,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健康,好习惯不只是防疫之需,更是长久之需。疫情之下,要求人们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防疫养成的文明生活方式和习惯长期保持、坚持下去。
好习惯不会自动定型,要想发挥持久效用,还有赖于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制度约束,让自律与他律形成良性互动,把好做法、好习惯推广开来、坚持下去。
在他律方面,增设相关法律条例,不失为一种有效、有力的方式。疫情发生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就将患流感戴口罩、“一米线”、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等一系列疫情防控中的好做法、好习惯纳入条例,以法律“硬制度”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文明行为立法,虽然很多并没有对应的罚则,但将其上升到法的层面,无疑能有效引导民众自觉遵守,起到警醒作用。
疫情结束后想要延续积极的卫生习惯,还可以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善与规划,积极引导人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单位盥洗室配置了洗手液、免洗喷剂后,同事们手消毒便做得更到位;公厕冲水按钮由手动改为脚踩,也能有效减少间接接触……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卫生设施、卫生用品的人性化配置,提升勤洗手、戴口罩、杀菌消毒等卫生行为的普及率,通过良性的激励机制和外部环境的升级,助推人们在未来更长时间里持续升级卫生观念、优化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