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争论,不妨再激烈些

2022-03-07 08:29:29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蔡铭耿

两会争论,不妨再激烈些

最近一周,国内最大的一件事莫过于全国两会召开,虽然居庙堂之高,但议的都是江湖之远,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两会最精彩的部分当属代表、委员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观点碰撞。特别是近年来,代表、委员在两会释放出的声音越来越多元,无论会场内外,议案、提案引发的争论也越来越多,不少发言都自带“热搜体质”。

之所以引发争论,大都是因为话题本身比较“敏感”,可能反映的是群众关注且各执己见的焦点难点,比如延迟退休;也可能尚属新鲜事物但希望进入公众视野听取公众意见,比如遗产税征收;还有可能乍一听不太靠谱,但是想想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家务劳动“工资化”。也正因为“敏感”,在两会的聚光灯下议一议,说不定就可以“脱敏”,有些问题也可能迎刃而解。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有争议就会有讨论,就会有多元声音的出现、汇聚,社会的进步就是在不同声音的共振中推动的,这也是争论的价值所在。

争论当然会有非议,也有可能暂时不会有结果,是不是就意味着“说了也白说,还不如不说”呢?今年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此有一番意味深长的阐述,“不说话不做事就不会挨骂,但能不说、能不做吗?要去做!很容易想明白的道理,那就继续去做该做的事情吧。挨骂了没关系,不要着急,最后的结果让时间去判断。”因为为民代言、为社会主张利益,本来就是代表、委员的职责所系、民之所望。

除了代表、委员的履职自觉,全社会对争论的容忍度越来越高,也是两会争论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精彩的重要原因。试想一下,一旦出现争论,舆论场就充斥着以偏概全的误读、情绪偏激的“板砖”、非理性的“语言暴力”,甚至把矛盾引向对代表、委员个人的人身攻击,那么作为理性人,自然会选择明哲保身、噤若寒蝉。

但是近年来,我们感受到的是愈加开放包容的舆论场和越来越透明的政治环境,无论是在两会上激烈争论,还是置身媒体镜头表达个人观点,只要说的是为民请命的“真心话”,就很少有抬杠找茬的“大冒险”,相反会赢得更多的尊重,受到公众的热捧。只有那些正确的套话、废话、假话、空话,才最让会场内外的人觉得反感。

说到底,两会不只是一个关注热点焦点问题的窗口,也是一个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平台,为普罗大众提供了通过共同讨论化解矛盾问题的通道。所以,公众不仅仅希望两会能推动一些已经普遍形成共识的政策出台,更希望出现一个各方面思想火花碰撞的政策优化过程。

从这些争论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处于不同岗位、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态度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不是因为争论,就很难发现问题的根源。只有通过代表、委员的博弈,以及媒体和公众的跟进互动,才能更好地权衡利弊,让道理越辩越明。比如放开二孩政策、民法典的出台,都是在强烈的争议声中不断完善、臻于成熟。

争论,既是一种政治压力,更是一种政治动力。只有经过争论的角力、洗礼,才能最终塑造更为健康、成熟的政治生态,推动全社会形成“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民主氛围和公民习惯。没有争论声的两会,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说是圆满的、成功的,我们也乐见全国各地的两会时间都能够多些争论声,少些太平方。 

编辑:丁楚兰 责任编辑:刘锦萍 审核:杨能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