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巡礼 路桥小稠村:走稳枇杷产业跃升发展之路

播放器

路桥区桐屿街道小稠村种植枇杷已有800多年历史,以前,因为种植技术落后、成果品质低、管理粗放等原因,村民增收困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小稠村着力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延伸产业链条,整治村居环境,走出了一条从传统生产型农业向品牌农业、休闲度假农业发展的跃升之路。专栏《循迹溯源 感恩奋进·“千万工程”巡礼》,今天关注小稠村。

这天,虽然下着小雨,但在小稠村枇杷种植大户任建荣的园里十分热闹这是农技专家每月固定来指导枇杷种植的日子。

小稠村是桐屿枇杷主产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着向罐头厂售卖枇杷,村民们赚到了第一桶金。然而,随着罐头产业的萎缩,枇杷销售成为难题。由于品种、种植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当时小稠枇杷市场认可度并不高。

路桥区桐屿街道小稠村村民  任建荣村庄的枇杷以前品质不怎么样的,看起来不怎么好看,吃起来不怎么入口,价格就不贵,荒在那里很多  

面对这一状况,小稠村两委班子决提升枇杷种植管理技术入手,推动枇杷产业质增效。2016年,刚从桐屿街道退休的农技专家苏坚来到小稠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从改良种植土壤入手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技术。

路桥区桐屿街道农技专家  苏坚今年也好,前几年也好,提到其他的县市枇杷的冻害比较严重,我们这里冻害就不是很严重我刚才所说的这些技术让枇杷冻害减轻了。

在苏坚的对接下,越来越多的农技专家来到小稠村开展技术指导。多年来,小稠村先后十余次邀请省农科院专家进村进行技术指导,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枇杷19种,建设300亩规范化栽培核心区。随着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小稠枇杷优质果率提升至80%以上。

路桥区桐屿街道小稠村村民  任建荣名气打出去以后,我们这个枇杷卖到三十块、四十块一斤的。所以说农民尝到甜头以后,老师来讲课的话及时指导的话,很积极 都来参与。

前几年,小稠村注册了“稠记”商标,对枇杷进行统一管理、包装、宣传,实现分级销售,扩大品牌效应。

路桥区桐屿街道小稠村村民现在枇杷很大,这么大,三十块、四十块一斤,一小篮都能卖块。

枇杷虽然旺销,但采摘季一过,村民便“赋闲”在家。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村里把目光聚焦到了产品深加工上。

这是小稠村的共富工坊,已经打包好的50箱枇杷露正等待装车,它们将被发往温州。共富工坊的负责人任月丽制作、销售枇杷露已近40年,过去,主要靠手工制作2021年,由村集体投资,任月丽提供古方,开始流水线生产枇杷露。

路桥区桐屿街道小稠村共富工坊负责人  任月丽我自己在家里如果熬好一次一百瓶,我们现在这里熬一次一千瓶两千瓶。

目前,“稠记枇杷露”年销售额达200多万元,村民既可以到共富工坊帮忙制作、打包获取一定报酬,可以将自家的枇杷叶枇杷花采摘后供货给共富工坊,增加收入。

今年,小稠村枇杷深加工产业又有新项目,最新研发的稠记枇杷露饮料即将推向市场。目前,总投资200多万元的生产设备正在安装中,计划下月初试生产。

在产业发展风生水起的同时,借着“千万工程”的东风,小稠村大力提升村庄环境,启动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自来水工程及排污排水处理工程建设等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路桥区桐屿街道小稠村村民 张金法晚上到文化礼堂里面去跳跳舞唱唱歌,很娱乐的,你们那边可能没有我们这样子好。

2019年,小稠村开始尝试将传统枇杷节,升级成枇杷文化节,探索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目前,小稠村枇杷产业产值超800万元,文化旅游收入超300万元,人均年收入从几千元提升到6.2万元。

路桥区桐屿街道党工委书记 胡三争接下去,我们将继续坚持发展枇杷种植特色产业链,把稠记枇杷露枇杷饮品做大做强,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实现全域人居环境的有效提升,持续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切实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编辑:

最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