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90后老师朱林鹏:上一堂有趣有情有料的语文课

2023-12-12 08:50:00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卢靖愉 通讯员张馨苑

朱林鹏和他的学生。 (资料图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出教室感受冬天。”初冬下午,朱林鹏走进教室,一声指令,全班便沸腾了。

朱林鹏是临海市回浦中学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29岁,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自带书卷气。因为爱和大家“打成一片”,学生亲切地喊他“鹏哥”。

这位“鹏哥”,不仅是课堂上的教书先生,也是网络上被17万粉丝津津乐道的教学博主。他用账号“教书琐记”在网上发布了87条教学实录及班级趣味日常,获得近1125万次的播放量,不少网友评论“在他的课堂切身感受到了语文之美”。

从教8年,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一节课要么有趣、要么有情、要么有料,能达到其中一个,才算是成功。

从字里行间的空白处,读懂语文

高三那年,朱林鹏就明确了发展方向:报考师范专业,再回家乡教书育人。

“选择语文专业是觉得教学发挥空间更大。”2016年,朱林鹏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进入回浦中学。

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课?这个问题朱林鹏从大四就已开始思考,也试着从孙绍振、王荣生等语文教育专家的理论著作中寻求答案。其中“文本细读”的理念对他影响很大。“语文要教会学生从字里行间的空白处,读出背后的隐性信息。”

对新教师来说,将教学理念落到现实课堂并迎合应试要求,是个挑战。入职后,朱林鹏将大把时间“砸”在备课上。“像《登泰山记》,字里行间几乎没有情感表达,就是做翻译。”他觉得枯燥乏味,非要挖出点“干货”来,“当我留意到文章是写在作者辞官后,突破口就这样袭来,这不仅是游记,还是为了印证自己的人生选择。”求索空白处,一篇游记被升华到哲学性思考,所以一节40分钟的课打磨上4个小时对他来说都是常态。

埋下一颗语文的“种子”

在上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后,朱林鹏布置了一个作业——以他人视角给自己写一份悼词,初衷是让学生熟悉悼词的写作结构,更想通过死亡教育课引导学生敬畏生命。

一位平时大大咧咧的男生写道:“你怀揣热忱当上小职员,朝九晚五过着平凡生活,你很难过吧,可那没有办法。”还有女生写道:“葬礼一定得是个欢乐热闹的庆典!这是她离经叛道的小愿望。”甚至有位学生给自己设定的死亡时间是愚人节,他说这次可不是在开玩笑了。

这堂“十六岁眼里的死亡”主题课也经学生允许,被分享至网络,引起围观。不少网友感慨:“把表达的话语权还给孩子,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喷涌巨大。”

正如网友所说,朱林鹏也希望语文课能像一颗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里,在未来的某一天激发出无限可能。

在学生厉正眼里:“朱老师的课改变了我对语文的刻板印象。”

朱林鹏所呈现的语文课既是文学课、写作课,也是思维课、哲学课。于他而言,教师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个理想。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

“人气教师”又是如何炼成的?这得从朱林鹏讲台下的“B面”说起。

他常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就连看脱口秀时,他也能联想到课堂的节奏:笑点不能太密也不能太少,语文课的干货也要慢慢给。

朱林鹏还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融入工作,一开始,喜欢拍摄记录的他将与学生相处的时光变成素材,记录下他们的成长。再后来,他试着拍摄课堂教学视频,发布上网,也记录下自己的成长。

“解锁”教学博主身份后,他的心态也有了变化:“获得关注后,有很多同行一起沟通交流,这也是一种正向循环,督促我更加用心教学。”另外,他还将网站创作激励收益捐赠给乡村支教事业,试图为更多人铺就走向未来的路。

他把教师当理想,而不只是职业;他会更在意学生的品性,而非分数:“语文有育人的作用,不仅要与课文里的人物共情,更要与身边的人共情。”

谈及从教以来的变化,朱林鹏笑称正在经历与语文的“七年之痒”。“经历了两场高考,对教学更游刃有余,但敏感性在下降,还有一种倦怠感。”他知道自己要走出舒适区,也知道唯一的路径就是向内求,倒逼自己不断打破、更新、重建。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余彩虹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