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战争》 殷沈超 著 九州出版社
三个出身于不同家庭的少年小铁、阿心、小峰,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离家出走,浪迹街头,不慎都落入人贩子的魔爪而聚到一起。虽然他们秉性各异,但身陷魔窟的他们,面对失去自由的逆境,同心协力选择抗争,与人贩子孔布斗智斗勇。终于,不仅自己突出重围,还帮助警察将人贩子团伙一网打尽。
小铁出生于一个偏远山村的农民家庭,父母长年外出打工,把年少的小铁和更小的妹妹交给外婆带,于是小铁兄妹与外婆相依为命。开始父母偶尔也能回来看他们,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年老的外婆既要照顾田地,又要照顾兄妹俩,劳动能力有限,小铁兄妹经常连饭都吃不饱,饥一顿饱一顿,更别提上学读书了。小铁选择了带着妹妹离开小山村。
小小年纪又没有一技之长,想打工挣钱是不可能,小铁兄妹只能街头流浪,或乞讨,或捡拾别人的剩菜剩饭吃,小铁学会了小偷小摸。直至他们落入孔布为首的人贩子团伙,成为人贩子免费使用的童工保育员。
阿心是城里普通家庭的孩子,已经上学。应该说阿心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从后来脱离人贩子的魔窟后,阿心与小铁一起流浪,阿心坚决反对小铁以偷窃作为谋生手段的决心来看,阿心始终藏着一颗善良与上进的心灵。
但阿心遭遇了家庭的变故。阿心爸爸有了外遇,要跟他妈妈离婚,并且霸占了他们家唯一的一处房子,阿心跟着软弱的妈妈一起被赶出了家,娘儿俩只得租房居住。这让阿心深受打击和挫伤,于是选择了离家出走,流浪街头遭受饥饿的阿心,成为了“好心人”孔布的猎物,直至被骗入魔窟,接受与小铁一样的命运。
小峰来自于富裕家庭,爸爸是成功的房地产商人。他生活优渥,在家里有保姆照顾生活,在外面有一张刷不完的银行卡,可以任意取用和消费。小峰在同学面前就是个高贵任性的“小皇帝”,但“高贵”的小峰也有他的困惑和不幸。常言道:幸福的孩子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孩子根源都是一样的,那一定是父母失和,没有家庭温暖。小峰也不例外。
作为成功商人,坐拥庞大资产的小峰爸爸,身边不缺年轻貌美的女子围着转。小峰妈妈经常不在家里住了,父母之间的裂隙明眼可见,小峰不可能熟视无睹。他听到父母谈论离婚,谈论财产分割,谈论家族企业股份分割,甚至连他也像一件物品那样可能随着父母的离婚而被分割。小峰感受到了家的不温暖,感觉家的无聊,读书也无聊,小峰怀揣着那张刷不完的金卡出来旅游了。小峰不用为吃住担忧,所以他的离家,在他自己看来是旅游散心,而不是流浪。
小峰是最后一个被人贩子孔布抓进魔窟的,小峰的穿着名贵,让孔布感觉到这孩子奇货可居。而在黑暗的背后,还有一双魔爪随时伸向小峰,那是一个小峰爸爸商业敌手雇佣的爪牙。
三个少年经过几番争斗,在警察的帮助下,将人贩子团伙和其他邪恶势力全部法办,他们也都成功逃离了魔爪。按理说他们都应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归正常人的生活,但由于三个家庭的原因,三个少年父母的不负责任,他们仍然无家可归。他们再一次有计划地集体离家出走了。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温床。家庭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青少年时期,不仅是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更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不可或缺。从小铁、阿心、小峰三个孩子离家出走的根源看,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父母的漠不关心。家庭的冷漠将他们过早地推向了社会,如果父母负起责任,给孩子多一点关心、关爱,他们也不至于离家出走。如果没有流浪街头,就不可能给人贩子有可乘之机。从这一点来看,故事中警察的话一语中的,孩子父母的可恶程度,真的跟人贩子差不了多少,甚至比人贩子更甚。
小铁的父母,远离家乡打工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脱离贫困,使自己和孩子过上好日子。可他们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将两孩子甩给老人,竟然就不闻不问了。阿心的家庭算得上小康之家,小峰的家境更好,本来父母都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温暖和幸福。但他们违背了初心,把家庭搞得支离破碎,也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他们与小铁的父母,本质上是一样的,也是只管生孩子,不管养孩子。
三个孩子再次出走,决定联起手来对抗命运,结伴远行。他们能否取得胜利?能否从各种遭际和危机中突围,重新找到家的方向?书中没有给出答案。但生活早已告诉了我们答案,孩子们能否突围,取决于父母的良知和悟性。
家庭破裂的背后,常常有孩子遭受伤害。他们更容易形成脆弱、敏感、胆小、孤僻的性格,产生像小铁、阿心、小峰一样被抛弃的感受,甚至有逃离家庭的冲动,这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何拯救孩子?这是全社会和全体成年人应当共同关注的话题。
《少年的战争》是七零后小说家殷沈超的一部长篇力作,一部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警世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