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月色素淡。我在天宇之下凝望,见隐约的数点清亮,自沉而静的夜空,缓缓地渗出来。几颗小星,撒落在光洁的天幕上。回到室内,顺手翻开诗人牧童的作品集《天边的星》,那一抹喑哑的光与暖,渐渐地,牵引我进入诗人的丰富人生。
一
牧童的诗,扎根大地。
诗集里涌动着蓬勃而美妙的大自然气息。追逐着诗行,可以遇见酝酿着花香的江南春雨,可以嗅到“南风吹来泥土的芳香,还有青草的味道”,可以邂逅拔猪草捉迷藏摘豆荚的少年。节令变化,草木荣枯,乡村经验,都在诗歌中得到呈现。
风拉着稻香在飞
风,吹过小河,吹过村庄
天地芳香
诗人的心灵必然是敏感的。他向大自然衍生出丰富的触须,感触明媚清澈的天地灵气,缅怀大自然的浩荡恩泽,也获得面对自我与世界的哲学参照。
一头头老黄牛
拖着犁耙
拖着农夫的一声声吆喝
将美如云霞的红花草
埋葬
一片片苍鹭
紧随其后
啄食
一只只青蛙
蹲在刚翻新的泥巴上
歪着脖子
歌唱
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牧童点字成诗。几乎口语化的风格,让这首诗显得朴素清新。老黄牛、苍鹭、青蛙,都不是深奥的意象,也基本不见复杂的技巧,却使诗歌回到一种单纯和简朴之中——质朴的语言,唤醒我们对大地上的事物的真诚感念。假如我们脱离了大地与乡村,我们的生活就缺少四季更替带来的物候变化,也就不能享受劳逸张弛的作息节奏。重新读这些田园牧歌,我得以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获得一丝罅隙,耐心地验证童年和故乡,开垦出诗意栖居的源头。
在月光下父母起床
镰刀的白刃银亮如霜
当公鸡喔喔啼叫
大片麦子早已放倒
牧童的大脑是一座痕迹收藏博物馆,所有的经历都留下特定的记号,供他日后一一辨认。那些温暖的记忆,成为他一辈子最坚实的安慰。关怀本真自然的民间生活,获得朴素的生命启示,也许正是他走向开阔世界的力量。
二
牧童的诗,仰望远方。
对心灵的彻底放逐,是牧童对生命的另一个体认方式。天空无垠,山川浩荡,忘记肉身的辛苦,只剩下灵魂与日喀则的阳光、与青海湖边的油菜花、与嘉峪关上空的漠风一起沉浮,牧童感悟时间的静止,天地的阔大。那些卑微的物象,充满生命的光辉。
坐上火车,我走向飞天的故乡
那里有千年的高僧坐定 拈花微笑
笑容里,我一身的尘埃
散作玉门关外的星辰
……
走吧,向西,走向敦煌
走过戈壁,走出河西走廊
仰望蓝天,牵住长云
你就牵住了大汉和大唐
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工作任务繁重,收入有限,诸多琐碎足以牵绊追寻远方的脚步。但是,牧童争取一切机会,从现实的羁绊中超脱出来。生活的边界,精神的空间,在一次次的远行中扩展。
《管子》曰: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牧童没有留连于小桥流水,而是把目光投射在居处西方的寒凉之地,致力于探求广阔世界和磅礴内心的未知区域,始终保持对生命的旺盛好奇。与大漠、关隘、蓝天、长云的对话中,对人生有限、时光永恒有了深沉的感喟,表现在诗歌上,就是格局开阔。
清初诗评家叶燮说: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怀古道,吊古人,悲时日,忧战乱,这胸襟实际上也是内蕴在牧童情感深处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
牧童的诗,深怀悲悯。
洞悉了生命的真相,怀着更热切的爱,牧童关注弱势的人群和生活。打工夫妻的夜吵,触电身亡的农民,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在他的笔下,发出了声音。轻言细语的叙述,对生活本身的不完美深切领悟和体谅,没有矫饰,没有卖弄,凝在笔端的,都是真实生活的展示。
文学评论者张定浩曾经说,所有杰出的写作者最终都是相似的,书写两样简单而强烈的激情:对于人世的爱欲,对于人世的哀矜。牧童也有一颗悲悯的心,他用诗歌摆渡苦难。在诗集中,我最喜欢“人世苍茫”这一辑。这里面的文字,更多直面人生的痛与悲怆,倾注了诗人的善良。
一根竹竿插在地头
一把锄头孤瘦落寞
她走过去
才发现丈夫竟睡在田间
他已听不见人世的呼唤
看似平缓的诗行,有着节制的痛心。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目睹了这种血泪和疼痛,牧童有一种说话的渴望。他的诗中,艰难地描述了这种残忍。同时,他反思造成悲剧的缘由,竟然是由于文化知识的缺乏,将电线直接搭在高压线上,表现出对社会的责任感。
然而,孩子始终未抬头告诉什么
漂浮的身体只接受潮水的抚摸
异国的枪炮突然击中我内心的忧郁
看得出来,对曝尸土耳其沙滩的三岁难民,诗歌流露出很深的忧虑和谴责。他尊重生命,又为无法提供根本的抚慰或者救助而深感无奈。诗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最深切的同情,将看到的听到的一幕幕记录下来。悲悯,总会饱含某种深不可测的力量,对人间苦难的体察,照亮了往往被忽视的生存暗角。牧童使用的细节和意象,都能获得我的巨大信任。
当然,生活仍然是充满希冀的,就如星光,一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