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根土地的乡情——读朱吕玉《农缘》

2023-08-15 18:15:59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徐丽娇

“溪流改道,从上游百步崖新挖了一条120米长、30米宽的人工河,引水注入百里大河。海滨镇排涝水系作了改造,并在牛角湾建了一个千万方水库……”百里大河,这是关于沿海小镇杜桥的新闻报道吗?我想,跟我一样生活在沿海小镇的人,恍惚间定会以为就是我们小镇上的百里大河。其实此河不是彼河,这段文字也只是一本小说中的叙述。小说题为《农缘》,作者朱吕玉,已是一位白发老人。

老先生出生于1936年,是一名乡镇退休干部。他1960年参加工作,在临海回浦中学当老师,1962年到桃渚工作,小学、初中、高中都教过,1975年进入行政队伍。在乡镇工作的这些年,对于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经验,他是很清楚的。退休后有了空余时间,朱老常常回忆起当年在农村工作时的人和事,他喜欢写,就尝试着写小说。没想到竟然写成了,而且在朋友的帮助下,2011年出版了《农缘》这本15万字的长篇小说。除了《农缘》,他还有两部长篇小说《乡镇风采》和《农路》,这三部作品被称为他的“农村三部曲”,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实践经验。87岁高龄的朱老至今笔耕不辍,今年春天又整理了书稿送出版社,准备出版新的小说《大禾扎根》。

这本《农缘》,到我手中已有7年,前几日台风天静坐家中,重看了一遍仍然激动。无论书中所写的人物,还是作者朱吕玉先生,都能让我心生敬意。

乡镇一线的基层干部大多驻村工作,直接面对老百姓,朱老退休前一直在农村基层工作,与农民谈心沟通打成一片。扎根基层、深入农村,为他积累了源源不断的小说素材,他的《农缘》很多情节便取自他最熟悉的乡村农人的故事。当初只是想给自己这些年的乡镇工作作个总结,对未来乡镇发展作点思考的朱老,无意的创作竟然收获了一部又一部作品。

《农缘》还是一部教人如何做人做事的哲理书。小说由几对年轻人对婚姻的选择铺展开一个个故事,再延伸出新农村环境建设、大学生择业落户新农村和中国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财富和健康,这些都是《农缘》里讨论的话题。小说充满故事性地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农村新生代人物形象,比如转型中的泾溪村村委会主任,敢于冲破世俗的藩篱,挑战传统的秩序,让生命得以释放。

全书没有华丽的辞藻,那简练的语言,朴素的情感,却能构架出精彩的小说技巧。特别是以大学生陈旭的结局作为结尾,耐人寻味。陈旭在农村人的眼中是一个不安分的年轻人,无论是恋爱、择业,还是对人类的归宿感都有独特的见解。他在城里当企业领导,原本有很好的待遇,却甘愿回乡办敬老院当护工。最后,陈旭以超前的理念说服父母建立资料室,他觉得文明社会总有一天会取消墓葬,如果养老院的老人去世后,有个资料室存档,后人想了解祖辈的一生就会更加清晰。读至此,如果你想说书中人物思想超前,还不如说朱吕玉先生思想超前,至少在20多年前,他对年轻人回乡创业、老年人如何养老等问题,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只有把自己的灵魂融入乡村生活,才能写出像朱老这样带着浓浓乡情的作品来。我总觉得小说中的牛思义老先生,就是朱老本人,每次读到牛思义出现的章节,眼前就会闪现他的身影。

连着几个晚上,我重新读完《农缘》,许多情节特别亲切,明知是小说,可我能感觉得到所写的就是我身边的人和事,比如做炊糕、炒薯藤的细节,都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书中写到的岙口竹园、岙泾隧道等,只不过是作者专门为小说设定的地名,但是我读到时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乡下老家马岙岭隧道。原先去溪口上坡下岭开车也要四十来分钟,去临海经过沿江路更是需要一个多小时,而如今,马岙岭隧道开通,去溪口开电瓶车五六分钟,去临海也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父老乡亲出行越来越方便了。

朱吕玉先生不是农民,却和农民做了一辈子的朋友,不需要紧握锄头下地干活,却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退休了,却退而不休,把这份浓浓的乡情藏进笔端。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余彩虹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