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娃家庭的暑期消费

2023-07-14 11:35:00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卢珍珍 实习生陈昱丞

台州市东方理想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 (图片由学校提供)

参加球类运动培训是很多学生的暑期选择。

坐着火车专列去研学

周二下午,椒江的李女士,终于见到旅游回来的儿子。去了一趟河南,除了肤色晒黑一圈外,8岁的儿子还向她比划了几下功夫。

“这是爷爷的提议,老人选择河南,因为它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李女士说,上周五开始,爷爷奶奶带着孙子,游了郑州、开封等地。

在少林寺观看武术表演时,老人听到了人群中的椒江口音,一聊才知是椒江的研学团,“共有160个学生参加研学活动”。

疫情放开后的首个暑期,有时间的孩子们闲不住了,想去看看这个世界。“疫情三年,正是家里小孩读幼儿园的三年,基本没法跨省出游。”而这个暑期,出门远行成了李女士一家的必选计划。

暑期前一个星期,李女士还带儿子出游7天,“坐高铁到珠海长隆玩了2天,然后再去澳门、香港玩了4天,最后再回到深圳”。

两趟旅游,共花费2万多元。

当我们还在感慨夜爬泰山、暴走淄博的大学生时,“特种兵式”暑期学生研学团,早已在各个大学、博物馆、景区,刷新网友们的认知。

7月8日,台州市东方理想学校的800多名师生,坐着火车定制专列“东方理想号”,开启为期11天的研学活动。整趟研学活动经过洛阳、延安、银川、敦煌、张掖、西安等地。

在11天时间里,800多名师生去洛阳和西安溯源,坚定文化自信。在延安,通过在南泥湾开展劳动体验、实地考察梁家河等,明确人生责任与使命。他们还会走进宁夏中卫和甘肃敦煌,参与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的公益活动。

负责研学课程设计的金敏燕副校长告诉记者,他们将初中三年课程搬进研学现场,80多名老师提前做好功课,并在实地讲学。

“研学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始于2014年。这次研学活动,食宿行都交给旅行团,研学课程由我们老师开发。”金敏燕说,此次研学活动,每个学生的费用在5800元左右。

跨省参加声乐班

不久前,路桥的陈先生带着读小学的女儿在潮汕玩了4天。

“我去拜访一个很久没见面的老师,顺便带她去玩了。”陈先生说,这次旅行花了近5000元,按照计划,再过几天,他将再带女儿去一趟宁波东钱湖。

整个暑假安排中,花费最大的,则是陈先生给女儿安排的跨省声乐班课程。“这个声乐班在山东,是一个艺术高校老师开设的。”整个培训持续一周,这也意味着,陈先生一家三口都得住酒店,外加往返车费,花费近1万元。“她每周还有一节固定的钢琴课,一节课300元左右。”陈先生说。

暑期中,非学科培训班在家庭消费支出中往往占了大头。而且,暑期孩子们的素质培训课程,都在加量加价。

“平时儿子每周有一节游泳课、篮球课,到了暑期,每周课程增加了一节,每节课的时间,由原先的60分钟增加到90分钟。”椒江的董女士告诉记者,“我们的篮球课本来安排在晚上7点,现在调到晚上6点,我下班后就得赶紧送他去上课,晚饭经常来不及吃。”董女士还观察到,有些家长因为来不及,就放弃这节篮球课。

除此之外,董女士还给儿子报了一个暑托班,40天时间,费用5880元,课程包含自然艺术探究、生活美学、音乐、社会交往实践。

但这是一次被动的消费,“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家里没有老人帮我们带小孩,暑期只能把孩子放在托班里。”

儿子紧密的暑期节奏,甚至比上课时期还让董女士焦虑。“小孩一天的课程很丰富,但我不知道他放松了没有,我们大人的精力和钱包都费。”董女士笑着说。

素质培训班的花费,除了常规培训费,还有延伸开的比赛消费。

整个6月,玉环即将读小学一年级的月月,都在忙着舞蹈训练。集训最累的时候,一次课程她要连续上3个小时。

“7月中旬,我们要去上海参加一个舞蹈比赛。”月月妈妈告诉记者,参加比赛的孩子,每个人要交1500元的培训费、2500元的参赛费。参赛费用里,包含报名、服装道具、化妆、住宿、往返车费等。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走上大舞台,这是一次锻炼机会。”月月妈妈说,虽然参赛需要费用,但他们很珍惜孩子上台的机会。

比赛结束后,月月妈妈还计划带女儿去迪士尼乐园玩。“她已经和3个同学约好,就当成她的毕业旅行吧。”当我们谈起室外的高温,还有游乐园的排队时,月月妈妈也很感慨:“如果是我们大人,肯定就放弃了,又热又累。但到了孩子身上,我们都说给孩子快乐童年,没有玩,孩子怎么会有快乐童年。”

躲不开的硬件消费

打电话、发定位,“碰一碰”就能加好友的小天才电话手表,是小学生交际圈的硬通货。

9月,椒江王芳的儿子,即将迈入小学。在儿子玩得较好的8个朋友中,已有6个人买了电话手表。

“能打电话和定位,的确是硬性需求,但是电话手表能看视频,还有支付功能,作为家长又有些担心。”王芳还在犹豫要不要购买,儿子同学的妈妈已经告知她,在台州电子数码城里,最新款小天才电话手表的价格已经涨了50元,“暑假买的人多了”。

王芳觉得,这是躲不开的一笔暑期消费,近2000元的电话手表,是很多小学生的标配。“幼儿园毕业时,很多同学过来和儿子加好友。他告诉对方自己没有电话手表,因为妈妈没同意。”王芳听到了儿子的回答,他的语气是沮丧的。

但她也在担心,没有社交硬件,上小学后,儿子是否会被排挤在交际圈外。“我想了想,还是计划8月份再买。”

这似乎成了一个流行的消费习惯。

每年暑假,一批即将“升级”的孩子,总会面临一笔硬件消费。准小学生购买电话手表,准初中生购买手机,准大学生购买手机或笔记本电脑。

前两天,椒江高中毕业的陈昱熙,正好在网络平台上下单了一台苹果手机,价格4200元。比这台手机价格消费更高的,是学驾照的报名费6000元。“家人催,身边的同学又都在学,我打算这个暑假至少把科目一考掉。”至于电脑,陈昱熙还在观望,“看自己专业的录取情况吧!”

虽然年轻人都习惯网购,但线下手机和电子产品门店,同样迎来了暑期消费高峰。小米青悦城店的店员透露,每年暑期,学生购机量都会有所增长,消费时间段从6月开始,一直持续到7月中旬。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余彩虹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