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堂,助力“双减”——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育人策略

2023-07-10 10:25:00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徐秀娅

仙居横溪中心小学 徐秀娅

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强烈人文性特点的学科,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作好全面的调研,结合实际的学情合理利用各项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的脚步,积极创新育人模式,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与理论水平,在不断地优化与调整中扎实稳定地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

一、激发兴趣,增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现阶段很多学生的语言能力相对较差,有些学生不能够完整且正确地进行运用与表达,甚至有些学生不愿意去表达,其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和学生只顾闷头学习,没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只是一味地逐字逐句地进行教授与讲解,缺乏对语言的巧妙引导和指引。因此,在“双减”的背景下,作为教师要积极深化课堂改革,调整教育教学模式,结合“双减”的教育教学方向与目标,创设适宜学生语言发展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问题引导,增强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思维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语文思维习惯,在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下,小学阶段的学生所面临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压力相对较大,“双减”的到来帮助学生减少了盲目的学习任务堆积,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更有效率的学习中。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常常停留在熟悉文章、背诵读写等固有的层面,缺乏对语文知识的思考能力。因此,在“双减”的背景下,是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语文思维的锻炼,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与回答,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创设情境,增强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值得学生去品味与欣赏,在不断地学习与体验中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引领学生探索美的奥妙与意义,在美的熏陶中提高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调整自身的教学目标,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抱着书本死读书,而是从学生的审美素养出发,使学生真正能够发现美、认识美,并学会去创造美,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调动学生对美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高效提升。

四、结合实践,增强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教师要为学生预留一定的自我学习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与尝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动力,在“双减”背景下引领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并实现有效的传承。

总之,在“双减”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秉承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积极树立大语文观,丰富学生的语文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为学生预留一定的自我成长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个体发展的选择与尝试,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能,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提升自身的科研教学水平,深度耕耘课堂,助力新形势下的“双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余彩虹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