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星光灿烂,灯火辉煌——读《和合物语》有感

2023-05-06 16:33:27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丁齐阳

丁齐阳 /文

今年三月底,我收到了胡建新先生的散文集《和合物语》,作者以“和合文化”为主线,记述了天台的历史、故事及风土人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罗安宪、乡土散文作家胡明刚先生都为此书执笔作序。这本书经过十多年时间的积累,承载着作者对故乡深厚的爱,我捧在手里就有了一份厚重感和亲切感。我在灯下细细品读,回头遥望,整整读了一个月。

《和合物语》内容非常丰富,作者从“和合物美”“和合风景”“和合故事”“和合情思”“和合艺文”五方面着笔,像一位资深的导游,极富耐心地带人走进佛国仙山,了解天台山的人文历史及风土人情。本文,我只撷取书中一二,谈一点自己的真切感受。

胡建新在他的开篇力作《一根藤:东方人的和合图腾》里写道:“一根藤”是浙江省天台县的民间传统制作技艺,俗称“天台软条”,因其造型类似生生不息、连绵不绝的古藤而得名,历代天台工匠以慧心巧手萃取了天台山“儒”“道”“释”的精髓,回环交叉编织出各种吉祥图案,故又名“和合藤”“万年藤”,被誉为和合文化的物化图腾,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中特别对“一根藤”的演变,木材的选择,复杂的工艺,榫卯对接的难度,不同图案的寓意,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不得不说,作者从“一根藤”有形到无形的抽离,上升,下了很大的功夫,将其蕴含的文化,寄托的情感,通过文字充分表达了出来。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关“一根藤”的专著文章。读着读着,我的思绪常常会跟着作者的描述一起飞翔。

我也是土生土长的天台人,且有着与建新差不多的人生经历,只是他已经回到母亲的怀抱,而我20岁那年离开家乡,现在还客居杭州。每年节假日,我都会回到故乡,与亲人们团聚,与亲朋好友游览故乡的山山水水,自认为对故乡不是特别了解,但起码不陌生。读了《和合物语》这本书后,我内心深感惭愧,我对故乡的了解实在是太肤浅了。

我的家在天台东横山脚下的坑边村。已故的公公婆婆为我们留下了一套红木家具。我每次回家,都要打扫楼上楼下房间,擦拭公公婆婆睡过的“七帐眠床”。这张紫红色的眠床全红木结构,床的枕窗就是建新笔下的“一根藤”图案。我过去只知道“七帐眠床”是眠床中的珍品,是能工巧匠的智慧结晶,没有从床的工艺结构上升到“和合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鉴赏。

胡建新的开篇文章,增进了我对天台山“一根藤”传统工艺的了解,增强了我对公公婆婆留下的“七帐眠床”的认识,也倍加珍惜祖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了。

我还欣赏书中和合故事篇里《重岩清风》这篇文章。建新写道:“寒山是何方神圣?寒山乃是乔布斯推崇的东方禅修之道的引路人!嬉皮士的宗师!日本文化学者公认的导师!早梭罗1200年的极简自然主义唐代的探索者!”这四个定论和四个感叹号,着实让我吃惊。这是他这些年通过对国内外各个研究寒山子的版本进行了关注、调研,进行了比较、甄别,对有关寒山子真实存在的争论,诗歌中体现的精神思想,寒山思想的价值等诸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究后得出的结论。从他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寒山谜一样的身世,一路南下的足迹,隐居天台寒岩七十多年的历史,白话文诗歌的特点,与国清寺高僧拾得之间的友谊,寒山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地位。最后,他根据史料,以清雍正皇帝对寒山、拾得的敕封,告诉人们“和合二圣”的由来。这些叙述既真实可信又饶有兴趣。故乡天台山的确是和合文化的发祥地和圣地。

夜读《和合物语》,我一次次在心里发问:我们确立和合文化的主题,大力弘扬和合文化,其目的到底是什么?一次次翻阅书本,从那些跳动的文字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促进“身体与心灵”“人与自然”“人与人”等方面的和合,促进家庭美满幸福,社会更加安定团结。

《和合物语》这本书里不光有“寒山拾得”二圣, 还有足迹到过天台名山的历代文化名人;有史实记载,也有美丽的传说;有名山秀水,也有村头街巷;有文学大咖,也有普通百姓;有别人的故事,也有父母、外婆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作者的笔下,和合文化藏在天台“一根藤”的工艺里,藏在舌尖的美食里,藏在神山秀水里,藏在文化名人的足迹里,更藏在浓浓的亲情里……

我反复阅读《和合物语》,看到了故乡天台山辉煌的灯火和璀璨的星空。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杨能勇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