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的“心事”?

2023-05-05 15:33:42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作者:王琛琪

学生时代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孩子对于情感的认知以及由此形成的情感态度,与其成年后的行为倾向有着密切联系。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心理课,为学生提供情感咨询,情感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如何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情感教育,确实是值得班主任深思且实践的课题。

正视孩子的情感需求

近日,记者就孩子的情感认知采访了几位学生家长,大部分家长都表示,孩子口中已经有了“谁喜欢谁”的概念。

“孩子前两天还跟我说,班里谁谁谁是他的‘女朋友’,我都很震惊,他才小学二年级,就早恋了?”学生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从儿子嘴里听到类似的话,“我儿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跟我说他喜欢班里的一个女生,因为这个女生长得最漂亮。”

王女士说,她留意过儿子的“女朋友”,还旁敲侧击地和两个当事人聊过,说到这,王女士有点哭笑不得,“他俩原来是关系比较好的朋友,我问儿子说你知道‘女朋友’是什么意思吗?他说玩得好的女生就是他的女朋友呀。”

像王女士孩子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一位幼儿园家长就表示,她的女儿似乎并不排斥跟她聊情感话题,“我女儿喜欢的人就很广泛了,今天喜欢同桌小女孩,明天喜欢隔壁桌男同学,我问她说喜欢是啥感觉,她又答不上来。”

孩子们童言无忌的话语看似让人哭笑不得,事实上也体现出了他们对异性关系的好奇,以及他们爱情观的萌芽。

孩子们一旦进入青春期,情感萌发是很正常的生理与心理现象,但是这一事实常常被家长们忽略,或者将孩子对异性的好感当作“洪水猛兽”,避之不及。说到底,我们还是没有真正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忽略了他们作为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

理性进行情感教育

三年级学生家长张女士告诉记者,随着手机的普及,她的女儿小阳早就会熟练使用各类社交软件,“昨天晚上她在我边上刷抖音,我发现她对影视剧里男女主角的一些亲密举动挺好奇,也挺关注的。”

张女士说,她认为女儿有一些情感需求是很正常的,“我们家庭氛围还不错,对女儿也很疼爱,她从小就对亲密关系很依赖。”同时,张女士也表示,她对女儿的情况会随时关注,“她这个年纪如果早恋的话,我觉得弊大于利,有这样的苗头的话,我一定会及时干预的。”

“小学生的‘早恋’现象是自然的,我们要理性进行情感教育。”临海小学心理健康老师朱佳佳表示,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早恋”现象的发生主要因为学生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过早满足,从而表现出过早追求归属与爱的倾向。

那应该如何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呢?朱佳佳建议,一方面,家长要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亲子间平等沟通,家长了解孩子内心真实想法后再对其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方法解决。另一方面,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动态。

“教师要给予关爱,让学生体会到被爱、被尊重的感觉,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朱佳佳说,同时,对于出现“早恋”现象的学生,教师应充当好学生的心理调节师和朋友的角色,要采取保密的原则对其进行疏导。

情感教育不可忽视

“我认为情感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中学阶段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效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使孩子在健康、幸福中度过‘青春期’,是中学阶段教育所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镇海中学台州分校团委书记朱家乐认为,情感教育除孩子“心事”之外,也包含了人际交往、感恩教育、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当孩子遇到情感问题时,教师应耐心与学生进行沟通,弄清楚问题的原委及根源,既要解决问题,也要从中塑造孩子的心性。”

初高中这个年纪的孩子很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一旦被发现,老师和家长往往会“棒打鸳鸯”。事实上,老师和家长的做法如果太过强硬,孩子不仅觉得不被尊重,更会产生以过激行为反抗老师或家长的心理。对于孩子情感发展的干预,还是要采取合理手段。

“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可能‘早恋’了,首先可以观察一段时间,了解学生关系过密时的心理、学习、生活情况。”朱家乐说,老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人际交往”主题班会课,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地把握交往的尺度,有必要的话对学生双方分开约谈,但是要注意语气与言辞,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懵懂的好感,“如果情节比较严重,影响到了学习和生活等,必要时还是要严肃处理。”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杨能勇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