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素材的处理

2023-03-13 13:59:59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罗金苹

路桥河西小学 罗金苹

2022年版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教师读懂编者意图,找准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学情来处理教材,是上好一节道德与法治课的前提。本文以四下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为例,谈谈对教材处理的粗浅看法。

一、割舍

《我们当地的风俗》由“风俗在我身边”“奇妙的节日风俗”和“风俗的演变”三部分组成。第二部分的第一段话用一句话向我们介绍了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同节日有不同的风俗。教材提到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备课时,只有割舍掉其他节日,选择一个学生有了解,但不是了解得很清楚的节日,把它的来历、风俗等做个全面深入的探究,才能避免泛泛而谈。

二、保留

小主持人频频出现,是道德与法治这套教材的一大特色。虽然这些小主持人的话在教材中所占篇幅很小,但它切中内容要害,反映了编者的意图,必须保留下来。我们可以从《我们当地的风俗》奇妙的节日风俗这一部分内容可见一斑。

小主持人的四个问题,精练地概括了奇妙的节日风俗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老师必须把它保留下来。

三、替换

教师正确理解了教材后,在不改变编者意图的前提下,是可以替换教材中范例的。

奇妙的节日风俗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编者以那达慕大会作为范例,引导学生了解当地传统节日,以及家乡人是怎么庆祝这个节日的。教师处理教材时把那达慕大会这个例子替换成本地学生熟悉的,能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七月半祭祀、四月初八吃乌饭麻糍等,只有激发学生对家乡节日风俗的尊重,才有可能去传承。

四、补充

很多地方端午节是吃粽子的,而本地学生肯定知道台州端午节是吃食饼筒的。但这个独特的风俗是怎么来,他们未必知道。上课前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查阅资料,采访长辈……这样的补充既让学生明白了节日风俗形成的原因,又加强了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非常有必要。

总之,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对教材的处理非常重要。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资源。老师们要善于从教材中读懂编者意图,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对教材素材进行重组,割舍、保留、替换、补充,怎么能让学生有收获,就怎么做!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杨能勇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