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地方课程中的项目化学习——以四年级“寻找浙江历史文化名人”为例

2023-03-13 13:57:48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许周敏

天台赤城街道第二小学 许周敏

笔者在执教四年级《人·自然·社会》时,发现整本教材中涉及白居易、苏东坡、王安石、沈括、海瑞5位名人,于是对教材进行单元有机整合,设计了“寻找浙江历史文化名人”项目,以问题驱动学生去探索和了解,让学生在学习中、合作中,扩大视野,提升能力。

一、研读教材,确定驱动性问题

学生在认真研读5篇课文的基础上,抛出一系列问题,经过多次讨论、交流、梳理、修改后,学生确定了项目主题,这些问题的设计能驱动学生在后续的查阅资料、采访访问、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中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激发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二、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学习方案

1.调查收集资料

确定驱动性问题后,学生会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和认知,老师先引导学生从书本、图书馆、网上寻找答案。在一周的时间里,学生从资料搜集中初步了解浙江历史文化名人及故事,对活动主旨有了初步的概念。

2.组队深入调研

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研究重点和思考方向进行自主组队,然后选择一个问题展开深入调研。以“探索天台历史文化名人”组为例,他们发现赤城二小与齐召南渊源极深。经过调研,他们确定以校史馆作为活动基地,抓住“能让其他学生收获什么?”请教了学校校史馆负责人,最后确定担任小导游来向其他同学重点介绍齐召南。这次调研,既能促进学生间相互协作,又能激励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母校的优良品质。

3.开展方案设计

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各组进行交流、汇总、筛选,然后开始设计活动方案。如研究“任职于浙江的历史文化名人”组,他们就从这些名人有哪些政绩的角度,思考如何实现目标和活动的达成。方案初稿设计好后,他们向其他小组和老师阐述自己的方案,在互动中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方案。

三、合作学习,开展实践探究

方案定稿后,学生就利用班队课、业余时间,集合小组成员,进行实地寻访,合作学习。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自我总结、自我认同,不仅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更懂得了团队的力量,学会合作与分享。

每一小组纷纷挖掘同学们的潜力和特长,在这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小组的凝聚力,学会了分工合作,还提升了学生对事物的综合分析、概括归纳、构图美学等能力。

四、多元评价,推进项目化活动

整个项目化活动遵循多元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者多样化:有学生自评、互评,有师生共评、各组互评、有观众参评等等形式;评价内容也多元化:有成果评价、过程评价。在整个项目化活动中,努力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希望学生在实际行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发挥所长,收获能力,还能学会欣赏他人,建立自信,养成好学好问、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不断突破,勇往直前。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杨能勇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