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剧本杀”成为“隐患杀”

2023-01-16 11:39:58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作者:王怡

谁能想到,这几年在社交圈里相当流行的“剧本杀”,最近也成了青少年儿童茶余饭后的乐趣。一到周末或是节假日,几个相熟的小伙伴们便一起相约“剧本杀”,“惊悚本”“益智本”“逃生本”……碰到人不够的情况,可以在店里随机匹配其他人,进行组局,还能交个朋友。

不过,风靡一时的“剧本杀”,也一度引来不少家长的担忧:未成年的孩子参加这种游戏真的合适吗?是否会出现负面的成长影响?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本期,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剧本杀”风靡,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不同人生

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剧本杀”。顾名思义,它就是一种以逻辑推理为主线的沉浸式剧本游戏。参与的玩家,可以化身成剧本里的主角,根据故事的情节发展,开启全新的角色体验,一起“寻找真凶”,感受不一样的人生。

也有很多人觉得,“剧本杀”其实就是“狼人杀”的一种升级玩法,只不过,它要比“狼人杀”更刺激,更有代入感,极度考验玩家的智商和演技。

随着“剧本杀”行业的发展,如今不光是年轻人痴迷,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加入到这一行列,成了“剧本杀”的忠实游戏迷。

今年上初一的小刘,是去年暑假才接触到这类游戏的。原本不爱社交的他,经同学介绍,通过“剧本杀”认识了好多有同样爱好的人。小刘告诉记者,玩一场“剧本杀”,基本上要三到四个小时,往往游戏一开始,大家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剧情中,动用智慧“找出凶手”,其他什么也不用想,既释放压力,也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我身边有好几个朋友,都是玩‘剧本杀’认识的,他们是忠实粉丝,一到周末就相约一起‘飙戏’。”在小刘看来,“剧本杀”更像是一种集知识属性、心理博弈属性、探究属性、强社交属性于一体的娱乐项目,一方面可以帮他去掉一些不开心的事,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倾泻很多情绪,这是其他娱乐活动所不可比拟的。

剧本类型缺乏规范,家长们对此有隐忧

今年15岁的张同学,也是在一场体验局中爱上了“剧本杀”游戏。相比起情感、益智类的剧本,他坦言,自己更喜欢推理、密室类的剧本。当记者询问,是否会担心这类游戏出现负面的成长影响?他表示,虽然这些剧本有时候略带恐怖元素,但很刺激,学习之余偶尔玩玩无可厚非,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

不过,张同学的妈妈林女士则认为,凡事都是一柄“双刃剑”。“剧本杀”也是如此。“我家孩子爱玩‘剧本杀’,但我总是担心这种推理、悬疑的剧本,会给孩子心理带来负面影响。”林女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还听新闻上说,很多年轻人因为玩恐怖类型的“剧本杀”,被吓得头皮发麻,好几天都不敢关灯睡觉,甚至出现精神萎靡的症状。“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据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青少年沉浸式娱乐及权益保护研究报告(2021)》显示,有超六成青少年表示喜欢、很喜欢玩密室、“剧本杀”类沉浸式游戏,且年龄越低喜欢的比例越高。

换句话说,如今,“剧本杀”在青少年儿童圈子里的流行程度很高。要防止此类游戏成为学生们身心健康的“隐患杀”,从家长到老师、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都不能无视无感。

为孩子们创建一个健康、绿色的成长环境

要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剧本杀”游戏,把握其中的“度”?对此,记者也采访了我市的一些老师。

临海市古城小学进修站站长陈莎莎认为,“剧本杀”游戏之所以风靡,是满足了广大中小学生对于想象力、精神压力释放的需求。孩子们可以通过游戏互动,增进亲子关系以及同学关系,推理过程还可以学习表达、分析的能力,加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不过,如今很多‘剧本杀’,其剧情的故事设定基于凶杀案,密室杀人、下毒杀人等手法,其中过于详细的手法描述和工具表述,容易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导向。”陈莎莎说,新闻上就有很多对“剧本杀”严重痴迷的年轻人,会把剧本中角色代入现实,进而出现焦虑、暴躁、精神萎靡等情况,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这种偏惊悚、恐怖和悬疑类的‘剧本杀’还是存在一定的隐患,长期沉迷可能导致诸多不良影响。”陈莎莎说,对此,建议家长和老师们,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尤其是家长,要做好第一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不要自己想玩就带着孩子一起去玩。

“在学生阶段,家长如果不带着,那么孩子通常也没有机会进入相关场所玩耍。”陈莎莎说,一旦发现孩子偷偷沉迷,一定要发挥好家校合作,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避免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

陈莎莎建议,周末或假期时,家长们可以鼓励孩子多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例如各种棋类、篮球、足球、羽毛球等,户外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培养注意力的集中,满足未成年人的娱乐活动需要,为孩子们创建一个健康、绿色的成长环境。

 陈静/制图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杨能勇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