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实验小学 李金素
认知发展心理学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估算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认知步骤的节省,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问题解决策略的探索,估算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以及正确认知决策的形成。那如何能提高孩子的估算能力呢?可以从以下两方面首先入手。
一、结合情境,选择估算策略
要提高小学生的估算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清楚估算的意义,从而提高估算学习的积极性。这需要我们创造特定的情境,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不受传统知识束缚,结合估算发现一些独特的解题思路,寻找一些新颖的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有了估算意识,就会选用合适的算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例如,我们为了让学生感知在不能精确计算或者不需要精确计算时可以使用估算,理解估算方法的合情合理以及不同估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区间不一样,我们做了如下设计:
出示一张路桥区行政区划图,作路桥区的相关介绍,接着抛出问题,引导估算:路桥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多种估算方法,感知估算效率。
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教师设计了用估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题材,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估算,感受估算的价值和魅力,从而喜欢并自觉应用估算。
二、巧设练习,活用计算策略
在估算练习中要给予学生选择算法的空间。教学中设计一些练习来巩固学生的估算技能,如快速比较出下面算式的大小;请估算出各题的结果等等。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符合学生本身年龄认知程度的算法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合理的算法。
1.抓住教学根本,用心设计估算练习
教材是学习的根本,教材中每部分内容都渗透了估算的训练。教师一定要充分把握教材,在学习每部分知识的同时,将估算训练渗透其中。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将估算训练融入其中,如学习笔算加、减、乘、除法时可以让学生先估算再笔算,也可以让学生笔算后用估算进行检验;在学习长度单位后让学生估计周围物品的长度等。只要用心,其实估算训练可以无处不在。
2.写数学日记,为估算架起生活的桥梁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可以用喜欢的数学日记形式记录生活中估算问题,让数学日记架起生活和数学之间的桥梁。
在日常教学中,无论是计算教学还是解决问题,教师要有意无意地提出估算方法,渗透估算思想,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用估算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离不开估算,从而提高估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