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大额存单难觅市民该如何投资?

2024-06-28 11:47:04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葛星星

近日,多家银行出手调整中长期大额存单产品发行。继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暂停发售以后,部分银行已难觅半年期及以上大额存单。大额存单停售、利率下调,投资者还能选择哪些理财方式?

银行“下架”大额存单

近期,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收紧大额存单发行,无论数量还是利率均在下降。记者查阅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APP可以发现,已均无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招商银行APP显示,2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仅有两年期及以下的产品。不过,“转让专区”可以看到三年期大额存单的身影。

虽然仍有银行提供三年期大额存单,但部分银行对发售对象有所限制,仅面向新客户发行。浙商银行APP显示,该行一款20万元起存的三年期大额存单特意注明“新客专享”,利率为2.6%。民生银行则停售半年期及以上大额存单。登录民生银行APP可以看到,目前仅有一个月和三个月期限的大额存单在售。

就各家银行在售的大额存单来看,利率优势也并不明显。记者了解到,目前,国有大行一年期和两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在1%至2%之间,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在2.35%左右,比前期有明显下调。比如某国有大行App显示,20万元起存和100万元起存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均为2.35%,并且额度显示已售罄。

融 360 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2024 年 5 月大额存单发行数量为 407 只,环比下降 5.35%,同比下降 16.94%。而三年期大额存单发行数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期限的大额存单市场年利率基本都在 3% 以下,主流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呈现下降趋势。

为何高息大额存单紧缺

为何高息大额存单紧缺?业内认为,这跟息差有关。

过去一年来,息差持续收窄,已成为银行面临的经营压力之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跌破1.7%,至1.69%。这一净息差水平已低于《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自律机制合意净息差1.8%的“警戒线”。

“净息差处于低位”意味着什么?作为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净息差收窄意味着银行盈利的压力增大。在此情况下,加强负债端成本管控,放弃高息存款也就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从监管释放的信号来看,未来将进一步引导银行降低负债成本,加强负债端成本管控。央行5月10日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特别提到,要“落实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防范高息揽储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业内分析称,目前银行业净息差处于低位,并且仍有下行压力,需要综合考虑资产负债两端,更多从降低负债成本方面采取措施稳定净息差。大额存单利率相对较高,因此,银行通过减少或下架长期限大额存单,降低新发售大额存单利率等稳定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投资者还有哪些产品可选

“我们目前没有三年期和五年期大额存单,但是七月初会有三年的‘享定存’,存款利率是 2.6%。这款产品起购金额门槛更低,只有 1000 元,但性质和大额存款是一样的。”据招商银行理财经理介绍,招商银行推出 “享定存 36M”,预约条件是从行外转入资金。一般每人最高可以预约 3 万元额度。

上述人士补充,“不预约没法直接在手机银行购买。比如 7 月 1 日预约,资金也可以在前一日,也就是 6 月 30 日转至招行卡内。”

新资金一直是各家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除招行外,也有多家银行也在力推新客、新资金专属产品,旨在引流吸引增量资金。

当前,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出现“倒挂”,后续预计存款利率仍会迎来多轮调降,以压降存款成本、减缓银行净息差缩窄压力。

在大额存单利率下调或者“断货”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选择稳定性较高的理财产品,比如货币基金、银保产品债券基金、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中低风险的固收类产品等。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余彩虹 审核:颜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