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52间宅基地激活“一池春水”,玉环市楚门镇东西村在开发建设中开启了“蝶变”之路。最近,该镇村镇建设办正为项目二期的规划编制,架起多方磋商和协同推进的桥梁。
在相隔不远的蒲田村,村“两委”班子凝心聚力,忙着推进小微企业园二期、省级未来乡村创建等工程,谋划起兴产业聚人气助共富的进阶之路。
今年2月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楚门镇作为全省唯一的镇街代表作了典型发言。自信与底气从何而来?东西村和蒲田村正是该镇践行“镇中翘楚”担当、推进“强村富民”探索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们加强对村级共富项目的立项审批、要素倾斜、风险评估等各环节全过程质量把控,激发各村创业激情,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蹄疾步稳。”玉环市委常委、楚门镇党委书记张玉洁介绍,去年全镇25个村经济合作社村均经营性收入56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94万元。
共富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因历史遗留问题长期负债的东西村,如何实现“逆风翻盘”?
近年来,玉环市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改革,推动闲置农房盘活利用。作为试点的楚门镇,率先通过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探索农村宅基地片区组团或整镇整乡流通。
一块12.5亩的闲置土地进行重新开发,划分出52间宅基地出售,可带来1000多万元的收入——得益于此,东西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楚门镇居民,或与楚门镇形成“片区组团”的鸡山乡和海山乡居民,在符合“一户一宅”、自愿放弃在原村建房的情况下,均可以选择到东西村安家。
楚门镇村镇建设办负责人陈小春,将其称之为一场“创举”,是破解村庄振兴、村民安居“急难愁盼”的有力支撑,“其实困难主要在前期,推动宅基地改革需要厘清政策、需要对接各个乡镇、需要针对供需方多方协调。”
跨乡镇编制规划,此前并无先例,实施起来也绝非易事;资格审查要细之又细,避免“钻空子”又要防止利益受损,容不得任何疏漏。“于是我们‘双管齐下’,一方面积极对接玉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玉环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推动规划审批;另一方面组建工作专班,做好资格审查等相关工作。”陈小春说。
在玉环,楚门教育、医疗等资源优质,商贸、生态等环境宜居,对于想建房的鸡山、海山居民来说,“跨乡镇流转宅基地”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首期宅基地推出后还挺畅销,因此对于二期项目,大家有了更深的期待。
而在该镇中山村,一块28亩的商业地块因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此前一直无人问津,闲置多年。楚门镇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协调等方式促使村经济合作社将土地性质变更为工业用地,目前中山小微园区已经开始建设。“前来报名预租的企业几乎踏破了村部的门槛,‘商业小土鸡’盘活成了‘工业金凤凰’。”该村党总支书记徐文祥说。
如何树好项目发展“强村富民”风向标?以玉环全国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楚门在推动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基础上,创新深化农民持股共富模式,建立“村股份经济合作入股+村民入股+政府支持”等投资模式,25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累计分红1.8亿多元,人均增收8000多元。
下阶段,楚门镇将紧扣省市相关精神,围绕乡村振兴,通过党建“联”建、资源“联”享、利益“联”接、产业“联”盟,突出“强村带弱村、中心村带周边村”,探索建立“跨村联营、多村共建”的发展格局,助推村集体经济“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