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信用卡新规”)发布。随后,各大银行纷纷开展对信用卡业务的整顿工作:从限制交易行为,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购房、投资、生产经营等非消费领域;再到清理长期睡眠卡,陆续对持卡人长期不交易卡片暂停用卡服务。
这一系列措施,表示银行业正在不断加强对信用卡的管控力度。在此大背景下,持卡人的用卡习惯也将进一步被规范。
多家银行严管信用卡资金流向
近日,建行在官网发布《关于加强信用卡非消费类交易管控的公告》,表示根据监管要求,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购房、投资、生产经营等非消费领域,为了营造依法合规的信用卡使用环境,倡导持卡人合理消费,即日起建行加强相关交易管控。
具体来看,建行此次加强交易管控的领域包括八大类,分别为:房地产类商户;境内房产税费类商户;境内物业、分时用房类商户;投资理财类商户;境内人身保险类商户;境内烟草经营类商户;境内纳税类商户;境内其他批发商、建筑装饰材料批发。
其中,房地产类商户、境内房产税费类商户、投资理财类商户、境内烟草经营类商户被完全限制交易;其他类别的交易则是对交易金额做出限定。如,境内其他批发商、建筑装饰材料批发的单笔交易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人民币。
同时,建行在公告中也明确提醒该行信用卡持卡人,若在非消费领域交易,可能会导致交易失败,该行可采取包括但不限于降额、停卡、终止分期等相关措施。这也是继去年2月后,建设银行再次加强信用卡非消费类交易管控,且范围有所扩大。
除了建行之外,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多家银行都陆续发布公告,要进一步加强信用卡交易管控,涉及多个行业,包括烟草类、房地产类等。
如去年,邮储银行就曾发布公告称,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不含服务“三农”的惠农信用卡)透支应当用于消费领域,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投资等非消费领域,同时将对信用卡非消费类交易进行集中管控。
管理超量卡、睡眠卡,引导正常用卡习惯
近年来,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信用卡管控不断趋严。早在2020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消保局就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透支消费,不要“以卡养卡”“以贷还贷”,更不要“短借长用”;本月,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发布信用卡新规,除了对资金流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外,也对单一客户设置本机构发卡数量上限、强化睡眠信用卡动态监测管理等作出要求。
在此情况下,各家银行在加强对信用卡交易管控的同时,也对持卡人手中的超量卡、睡眠卡进行了管理。
7月中旬,光大银行信用卡发布了《关于停用长期不动卡的通知》,称根据监管部门相关要求,该行将陆续对客户名下长期不交易卡片暂停用卡服务。若卡片仍需使用,可自行通过阳光惠生活APP操作办理解锁,即可继续使用。
而在2月,民生银行也发布公告提醒,该行信用卡主卡持卡人,本人名下所持信用卡主卡数量最高上限为20张,所有信用卡账户内附属卡数量最高为10张。从4月7日起,超过持卡数量限制规则的信用卡将无法正常使用。
据央行发布的《2021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92.47亿张,同比增长3.26%。其中,借记卡84.47亿张,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8亿张。人均持有银行卡6.55张,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7张。
对比这一数据,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在设置的信用卡主卡数量时,一般在10-20张,完全满足或者超过个人日常信用卡使用需求。也就是说,银行这一管理超量卡、睡眠卡的行动,并不影响个人持卡人的信用卡正常使用。
“对于持卡人来说,办理太多银行卡不仅不方便管理,可能还存在盗刷风险。”我市一家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来说,每个人持有1-4张信用卡,基本可覆盖日常的消费和偶尔的资金周转,办理多张信用卡用来“拆西墙补东墙”十分不可取。“信用卡账单也要及时偿还,若一时存在还款压力,可适当使用分期业务、最低还款业务,避免对信用记录造成负面影响。”
吴畅/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