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我市也即将迎来市六届一次党代会。
过去的五年里,台州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社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全面展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台州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台州日报今起推出“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台州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方面的成功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1年9月3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的通知》,向全国推广典型做法72条,台州有27条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
同年10月21日,国家发改委官宣:台州被列为全国首批8个拟创建“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之一;
紧接着,10月25-26日,台州承办了全国跨区域协同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会上正式发布全国首个地级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台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2020)》;
……
近年来,台州市委、市政府着眼“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高规格建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专班,全力争创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民营经济灵性活力正在持续迸发,民营经济再创辉煌不断走深走实!
对标“高质量”要求强主体
2021年7月,位于路桥的华和重工有限公司推出了“零排放”的锂电池叉车。
“跟随国家‘双碳’目标,我们从2019年开始着手研发锂电池叉车。去年,公司锂电池叉车销量1000台左右,今年争取达到5000台。”公司总经理施华平说。
近年来,台州把发展壮大市场主体,作为增强经济韧性和活力的重要支撑,以商事登记便利化改革为突破口,以转换发展动能为内容,对标“高质量”要求强化市场主体活力——
重塑市场主体发展动能。我市以数字化创新为抓手,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产业赋能,着力发展一批优势和高端制造产业,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目前,台州“456”主导产业集聚度大幅提升,汽车、医药、泵与电机产业已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扩大普惠金融辐射面。台州成立了全国首家动产质押金融服务平台,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去年,在省内首发总规模1亿元的“抵息券”,用于受困小微企业抵扣贷款利息;向上争取疫情防控专项贷款、复工复产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惠及企业27135家。
扩大助企纾困受益面。去年,聚焦外贸企业“缺箱”难题,出台《台州市加强外贸物流保障工作八条意见》。同时,首创“银保合作线上贸易融资项目+银行保险全流程参与企业贸易管理”的稳外贸“双保险”机制。2021年,台州外贸进出口值、出口值首次双双突破两千亿元大关。
一系列的举措,给台州带来了高质量的市场主体——
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超70万户,民营市场主体占99.5%;拥有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10家,均居全省前列;拥有上市公司65家,其中A股上市61家,居全国地级市第4位。
对标“高能级”标准建平台
2021年12月9日,位于台州湾经济开发区的台州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成立,它承载着服务产业和城市发展的使命。
近年来,台州十分注重内外联动、区域协同,历史性地取得多个国家级平台创建的突破,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构筑起致胜未来的战略平台——
创成国家级综合性开放平台。2021年6月,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正式获批升级成为国家级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浙江大湾区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台州综合保税区。
搭建“跨区域协同发展”平台。紧抓国家“支持温州、台州开展跨区域发展政策协同试验”的重大机遇,台州牵头会同温州、杨浦、常州、芜湖等城市成立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联盟。2021年10月,我市牵头举办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论坛,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开放协同。
搭建“科创飞地”平台。台州重点聚焦生物医药、大健康、人工智能等行业,引导企业采取“台州注册、飞地办公”的模式在上海、杭州等地设立国际创新中心,实现科创资源引进。目前,全市累计建设长三角“科创飞地”11个,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
联合高校共建产业创新平台。台州主动对接长三角高校院所,大力建设了南科大台州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台州研发中心、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台州中心、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台州数字经济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促成一批科技成果在台州转化。
筑巢引凤,搭窝育雏。高能级平台的打造,成了台州吸引高端要素的聚宝盆,为民营经济发展构筑了新的发展后劲。
目前,我市已成功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入围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台州湾科创走廊已纳入省级科创走廊体系;吸引陈十一、吴志强、许祖彦等大批高端人才团队入驻台州。
对标“世行标准”优环境
1月8日,投资448.9亿元的杭台高铁正式通车,台州历史性地纳入“省域1小时”交通圈,台州区位条件加速实现根本性改变。“杭台高铁的开通,意味着台州站在了民资进入重大基础设施领域改革的最前沿。”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对标世行标准、走在全国前列、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最优营商环境目标,全面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打开民营经济“进”的大门——
制度重塑,法治保障更加有力。去年,台州发布了全国首个民营经济司法服务指标体系,《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也正式发布施行,10月成功创成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台州先后建立了民营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民营经济司法服务中心、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台州分中心等一批专业机构,全力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搭建“跨区域通办”平台。我市持续做深做实“政策协同”文章,与全国19个省份100多个地区建立跨区域通办联系,实现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全覆盖,初步形成“以全市通办为基础,以长三角通办为支撑,以长江经济带通办为主体”的“跨区域通办”工作体系。
破解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瓶颈。近年来,台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60余个政策、文件,全力打开民资“进”的大门。目前,在基础设施领域,温玉铁路、台州机场建设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资推荐项目;在教育领域,民办托幼机构占比达71%;在卫生领域,台州编制医疗布局规划,为民企投资预留空间,鼓励民企投资医养融合型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公寓,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占比已达75%。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指示20周年,一个个数据,一组组事实,正是对总书记嘱托的最好回应!